聯系方式:
聯系人:董女士
聯系電話:18809837079
QQ:1486364760
1.交通便利:
本工廠位于沈陽市于洪區,可以為遼寧客戶免費送貨上門。
2.人力資源帶來的成本優勢:
機械化生產,量大,節省人工生產效率慢。
3.規模優勢:
本公司成立時間長,生產類型豐富,包括冥幣、燒紙、金元寶紙、打眼燒紙等。
4.專注專業:
生產冥幣經驗豐富,樣式新穎,有多款冥幣可供選擇。
6.關于冥幣的歷史: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埋物祭地的風俗,如《呂氏春秋》載“有年瘞土,無年瘞土”。在造紙術發明之前,只是不用紙冥幣而已。漢朝前,人們摹仿祭地的方式將死者生前的用物制成冥器埋于死者墓穴里。至漢時就流行瘞錢了,所謂“瘞錢”就是生者將陶錢、五株錢埋于死者陪葬的陶瓷倉罐里。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南史》記載趙僧嚴臨死對他的弟子說:“我今晚要走,壺中有大錢一千,是去陰府的買路錢;蠟燭一支,照七尺之尸。”果然不錯,他當晚走了。民間流傳人死后,魂赴黃泉路,至奈何橋邊,喝了孟婆的“迷魂湯”,才能到達陰府的。這一路上,有許多鬼門關,是要用錢來打點的。那大鬼、小鬼、冤死鬼、吊死鬼等,蜂擁新來客,扯衣摸兜,就像人世間的綠林好漢,對路人“剪徑”時斷喝的那樣:“路是我開的,樹是我栽的;要想走過去,丟下買路錢”。于是,在為死者送葬時,他的家人一路散著黃裱紙,這又叫“散路錢”。看來漢之前,那買路錢大概是“硬通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