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幾乎每人揣包紙巾的今天,日本人卻仍堅持隨身帶手絹。據統計,日本從孩子到上班族、老人,基本上每人平均有3條手絹。
在日本生活得越久,越能感受到手絹無處不在。在地鐵等車,經常看見上班族隨手掏出一塊手絹擦拭額頭上的汗珠;公司員工吃午餐時,帶的飯盒都是手絹包著的;朋友間互贈禮品是一方素雅的手絹,代表純潔的友誼;就連電視劇里都常出現這樣的橋段:女主角痛苦地在雨中走著,男主角及時出現并掏出一塊手絹為其擦去臉上的雨水,之后女主角將手絹洗凈熨平,然后再以“要將手絹還給男主角”的名義約會見面,日本還有一部很有名的老電影,就叫《幸福的黃手帕》,所以現在手絹還有幸福的意味。
日本人不僅要天天帶著手絹,還要保持干凈平整,當眾掏出皺巴巴的手絹,是件很失禮的事情,所以這辛苦了日本的家庭主婦:每次要將一家老小的手絹洗干凈、熨平、疊好。手絹是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因此在日本隨處可以買到,不論是大型百貨商店還是連鎖超市,都還設有手絹專柜,各種款式花色的手絹琳瑯滿目。
日本人是現代化程度高度發達的國家,可人們為什么還用手絹呢?這是因為日本人認為紙巾用過一次就要扔掉,不僅浪費資源還制造了垃圾,是典型的“資源不合理使用”,而手絹可以反復使用,并且用途很多。此外,紙巾給人一種廉價、不莊重的感覺,沒有手絹那樣充滿“文化氣息”。日本電視上曾播出一個名流為兒子挑選未婚妻的節目,前來應征的女性有幾百人,后只有兩名進入決賽,名流考驗她們廚藝。當時攝影棚空調壞了,在鍋邊做菜的兩位候選人熱得直冒汗,其中一位拿起紙巾擦汗,另一位則掏出手絹擦。這一細節被名流注意到了,后她選中使用手絹擦汗的做自己的兒媳婦。她說:“用手絹擦汗更能讓人感到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