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Bathroom tissues):又稱廁用衛生紙或廁用紙,主要供人們日常生活中在盥洗室和衛生間使用,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紙種之一。目前常見的包裝形式有:卷筒衛生紙、盤紙(賓館和會議中心使用較多)、平切衛生紙和皺紋衛生紙等。
餐巾紙(Napkin):是紙巾紙的一種,主要供人們在就餐時使用。與面巾紙、紙手帕、紙香巾和濕巾紙等統稱為紙巾紙。餐巾紙的常見的包裝形式主要有:盒裝抽取式和單個塑包式。
熒光增白劑(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根據GB/T 6687定義: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無色的熒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發出藍、紫光,與基質上的黃光互補而具有增白效果。熒光增白劑在造紙、紡織和涂料行業被廣泛使用。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凡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細菌,統稱為病原菌或致病菌。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
二、檢測標準及法規的解讀:
目前我國生活用紙的檢測標準主要有3部分組成,分別為國家衛生標準、國家強制性產品標準和行業標準。另外還有針對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企業的行政法規和規范,主要有:
(一)《一次性生活用紙生活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國質檢執[2003]289號
(二)《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
(三)GB 20810-2006衛生紙(含衛生原紙),適用范圍:主要適用人們日常生活的廁用衛生紙,但不包括擦手紙、廚房用紙等。
(四)GB 20808-2006 紙巾紙(含濕巾),適用范圍:紙面巾、紙餐巾、紙手帕、紙香巾等,但不包括擦手紙、廚房用紙等。
(五)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
(六) SN/T 2148-2008 進出口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檢驗規程,適用范圍包括:衛生紙、衛生原紙、紙餐巾、濕巾等一次性使用紙制衛生用品。
(七)QB 2500-2000 皺紋衛生紙,適用于廁用衛生紙。
解讀:1)生產原料質量的優劣決定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對餐巾紙原材料的使用,國家有明確的規定。
根據《一次性生活用紙生活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國質檢執[2003]289號)第九條明文規定:“生產紙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而衛生紙可以使用回收的紙張印刷品作原料,但不得使用廢棄的生活用紙、醫療用紙、包裝用紙作原料。
2)國家對消毒衛生產品的生產環境、設施和人員等有嚴格的限制要求,紙巾紙的生產環境要遠遠高于衛生紙。
紙巾紙生產列入消毒產品中衛生用品的管理范疇,其生產環境、設備、人員和倉儲均有嚴格的要求,其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對餐巾紙產品生產的衛生管理依據衛生部《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
三、如何選購和鑒別產品的優劣
在選購該類產品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由于使用功能和定位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切忌不要把衛生紙來替代餐巾紙來使用,尤其不要購買和使用三無產品。
二、盡量到大型超市選購該類產品時,購買時要看產品包裝是否標明衛生許可證號,是否印有廠名、廠址、執行標準及產品保質期。
三、要看紙的外觀和色澤,純木漿制紙因無任何添加劑,顏色白度較自然,無刺眼感,紋理自然均勻。不要購買色彩艷麗帶有香味的衛生紙,另外外觀粗糙發硬的衛生紙、未經包裝和消毒的散包餐巾紙都不要買,因為包裝完整的餐巾紙一般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而散包的衛生紙、餐巾紙容易被細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