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市民張巖滔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兩天前,他帶著兒子逛夜市,在青少年宮門前小攤上用餐時,發現攤主把衛生紙當餐巾紙給食客使用,這對身體是否有危害?
16日晚6時,記者先后走訪建華區勞動路、東四道街及龍沙夜市看到,在這些街路附近的一家家室外燒烤攤,坐著眾多食客,生意很是興隆。記者發現,每當食客索要餐巾紙時,攤主就會拿出一長卷衛生紙撕下一截給顧客。一位剛吃完燒烤的顧客,臨走前順手拿起一張衛生紙就擦嘴。
建華區勞動路一家室外燒烤攤,攤主雖然提供了餐巾紙,但手感十分粗糙,在抽取時伴有紙塵飛出,使用后,手上還會殘留紙屑。記者發現,很多小吃攤提供的餐巾紙有的發黃、有的發黑、有的則異常白,令人心生擔憂。
昨日,記者就此衛生紙與餐巾紙有何區別,采訪了市衛生監督所宣教科科長林長友。他說,目前,市場上每噸原生紙漿的價格比再生紙漿的價格要高出二三倍,這些廉價餐巾紙或衛生紙都是以回收的垃圾紙張為原料,經過浸泡、蒸煮、增白、脫墨等工序制成紙料,再經過壓花、切割、裝包后,制成劣質餐巾紙。由于有毒添加劑的摻入,長期使用且接觸口鼻,可能會導致人體病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生產餐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做原料。另外,2002年7月1日,國家衛生部頒布了《消毒管理辦法》,并明確規定:禁止用衛生紙代替餐巾紙給消費者使用。
為此提醒市民,一些小吃攤為降成本把衛生紙竟當餐巾紙給顧客使用,其實用那些不合格的餐巾紙擦嘴,等于把超標的細菌、添加的熒光劑、重金屬或有害化學物質直接擦進嘴里,而且部分添加熒光增白劑的紙含有致癌成分,長期將衛生紙當餐巾紙用,很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或因吸入大量病菌而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