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衛生紙,是九江人熟悉不過的老品牌。“白鹿衛生紙質地很柔軟,色澤也很純,雖然很白,但是一看就知道不是熒光劑染的,讓人用得很放心。”70歲高齡的饒奶奶回憶當年的白鹿衛生紙,不禁有許多感慨,“那時候的白鹿衛生紙可貴了,每卷衛生紙我們要切成三份來用,可是后來,白鹿衛生紙就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樣,再也看不到了。”
消失之謎
許多人都知道,白鹿衛生紙是九江化纖廠生產的。然而自2009年起,白鹿衛生紙卻忽然消失,而關于它的消失,也是眾說紛紜。
說法一:年年虧損無法支持
由于生產工藝問題,白鹿衛生紙的生產成本很高,據2004年的數據統計,白鹿衛生紙年銷售收入為234.3萬元,而成本卻高達346.9萬元,雖然經過了一系列技術革新,但成本始終居高不下。由于長年入不敷出,白鹿衛生紙于2009年正式停產。
說法二:化纖業大戰殃及池魚
雖然白鹿衛生紙在當時十分出名,但終究只是九江化纖廠的一個副產業。所以,如果整個化纖廠都瀕臨危機,那么白鹿衛生紙的覆滅注定只是時間問題。
據一位化纖廠老干部介紹:“2004年左右,粘膠纖維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供需矛盾的加劇,然而下游需求并沒能及時消化新建產能。所以整個化纖行業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市場持續疲軟。”九江化纖廠在這場激烈的化纖大戰中敗下陣來,而白鹿衛生紙也隨著這場洪流,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說法三:商標被他人搶注
雙鹿齊鳴的白鹿商標給潯城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由于企業缺乏經驗,導致化纖廠準備注冊商標時,卻發現白鹿商標已經被外地一同類廠家搶注了。
廬山區城東化纖基地的朱主任說:“發現商標被搶注后,化纖廠不得不放棄白鹿商標的使用權。而且,由于當時化纖廠每年衛生紙的產量只有900噸,產量很低,所以干脆停產了。”
重現之鳴
無論“白鹿”是因為什么停滯了腳步,白鹿衛生紙終究是離開了人們的生活,而原本生產白鹿衛生紙的化纖廠也被如今的恒生大化纖集團所收購并改制。
近年來,隨著九江工業的崛起,廬山區城東化纖基地也日益壯大。恒生大化纖集團也準備讓曾經九江人民熟悉并喜愛的“白鹿”重新“奔”回人們的視野。恒生大化纖集團董事長鄭軍平告訴記者:“明年集團將投資百億元建設化纖基地,一期工程預計明年10月投產。而且我們也正在計劃重新生產白鹿衛生紙,生產規模和產量都將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