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紙產業發展政策》影響分析
2007 年11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造紙產業發展政策》,《造紙產業發展政策》針對造紙行業產能規劃、環保、產業布局、纖維原料、行業準入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與之前出臺的行業政策相比,《造紙產業發展政策》的相關規定更加具體,可執行性更強,目標也更明確。我們認為,結合近年出臺的造紙行業相關環保政策,造紙行業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二、環保政策風險影響分析
07年國務院發布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造紙行業"十一五"期間淘汰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排放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淘汰目標為650萬噸。2008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聯合發布《2007年應予淘汰落后造紙產能的企業名單》,淘汰落后產能450萬噸,涉及25個省、市、自治區2018家企業。2008年2月22日國家環保局簽署《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環保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對污染性行業的融資、貸款、項目審批等進行嚴格審查,2008年將重點推進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2月26日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階段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日前在全國環保廳局長會上指出,2008年環保部門將加大治污減排工作力度。在管理減排方面,要加強環境監管,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實行限產限排、停產整治直至關閉,對造紙等重污染行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2008年以來環保總局的一系列舉措表明環保整治力度將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將加快落實。環保風暴將推進造紙行業的整合,使行業集中度提高,落后產能的淘汰將改善行業供求。
三、貿易政策影響分析及風險提示
自2007 年7 月1 日起,涉及造紙行業紙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3%,降低至5%,下降了8 個百分點。2006 年數據顯示,造紙業全年紙漿、紙及紙制品出口額約為45.8 億美元,其中涉及退稅調整的紙制品出口額約為16.95 億美元,占整個行業出口額的37%,2006 年紙制品行業出口實現利潤約為0.68 億美元,其中紙制品行業出口退稅額約為1.88 億美元,由于紙制品出口在整個造紙行業所占比重較高,本次出口退稅的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業出口增長率,并對行業整體利潤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