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輝煌石頭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肖輝依然沉浸在喜悅中,因為公司生產的石頭紙代替以往的木漿紙,擺上了代表、委員的案頭,
瑞安市輝煌石頭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肖輝依然沉浸在喜悅中,因為公司生產的石頭紙代替以往的木漿紙,擺上了代表、委員的案頭,裝進了文件袋。
石頭紙,乍一聽這個名字挺奇怪。石頭還能做成紙?沒錯!
神奇助劑有魔力石頭變身成紙張
董肖輝,今年35歲,塘下人。2010年,他在電視里看到吉林一家公司用石頭生產筆記本,供應全國“兩會”,石頭造紙的念頭便在他腦海里萌芽了。隨后,他通過各種途徑,引進臺灣一家石頭紙公司的技術,開始生產石頭紙。
硬邦邦的石頭和平滑柔軟的紙張,這兩個本身不大相關聯的事物,如今卻已緊密地結合。這種變化還得借助一些神奇的助劑。
在董肖輝的辦公室里,擺放著石頭紙的原料樣品,包括石頭、碳酸鈣粉和助劑等。這些助劑是無毒性高分子聚合物,呈白色粉末狀。
據了解,生產石頭紙,首先要將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研磨成超細微粒,添加無毒助劑是為了改變石頭粉的性狀。在助劑的“魔力”之下,這些石頭粉的性狀才能發生改變,搖身一變成了質地平滑、手感柔軟的紙張。
據悉,1噸石頭加上各種助劑和其他材料,可以制成1.1噸左右石頭紙。
“石頭造紙,不用消耗木材,制作過程基本不用水,不用強酸、強堿以及漂白劑、熒光劑,生產耗能和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傳統造紙的一半。”董肖輝說,與木漿造紙相比,用1噸石頭紙替代1噸木漿紙就意味著:少砍伐樹齡在20年至40年的樹木約5噸,節約用水約100噸,減少“三廢”排放約60噸。
董肖輝說,目前公司生產的石頭紙用于作業本、筆記本、手提袋、禮品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