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海關獲悉,根據海關總署統一安排和部署,武漢海關開展“綠籬”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走私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進口固體廢物,以及采用藏匿、偽報、利用他人許可證等方式走私不符合環境控制標準的進口固體廢物。
據了解,湖北省是內陸地區,主要進口固體廢物為廢紙,武漢海關對廢紙查驗放行之后監管到化漿池處理,2012年,共監管進口廢紙4.2萬噸,貨值900萬美元。隨著沿海海關對進口固體廢物管控力度的加大,走私“洋垃圾”跨關區轉移的潛在風險也越來越不容忽視。
行動期間,武漢海關將全面梳理關區進口固體廢物信息脈絡,對關區內固體廢物及類似商品的進口企業及加工利用企業逐一排查,嚴格落實進口固體廢物“三個100%”的查驗規定和“就近口岸”報關制度,同時建立與地方政府、環保、質檢、商務、公安、工商、檢驗檢疫等相關管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并對相關進出口企業開展政策法規講解,嚴防死守“洋垃圾”走私。
截至目前,武漢海關已立案偵查3起涉嫌走私固體廢物案,涉案物品為廢塑料、廢紡織品邊角料約3萬噸,案值近億元。
據了解,湖北省是內陸地區,主要進口固體廢物為廢紙,武漢海關對廢紙查驗放行之后監管到化漿池處理,2012年,共監管進口廢紙4.2萬噸,貨值900萬美元。隨著沿海海關對進口固體廢物管控力度的加大,走私“洋垃圾”跨關區轉移的潛在風險也越來越不容忽視。
行動期間,武漢海關將全面梳理關區進口固體廢物信息脈絡,對關區內固體廢物及類似商品的進口企業及加工利用企業逐一排查,嚴格落實進口固體廢物“三個100%”的查驗規定和“就近口岸”報關制度,同時建立與地方政府、環保、質檢、商務、公安、工商、檢驗檢疫等相關管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并對相關進出口企業開展政策法規講解,嚴防死守“洋垃圾”走私。
截至目前,武漢海關已立案偵查3起涉嫌走私固體廢物案,涉案物品為廢塑料、廢紡織品邊角料約3萬噸,案值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