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瓦楞包裝紙價格的快速上漲,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朋友圈刷價、一小時漲價300元這樣的新聞條條點擊量動輒好幾萬,而這股瓦楞包裝紙漲價風潮更是驚動了中央電視臺,并且對紙業的漲價做出了報道回應。
如果說近瓦楞包裝紙價格的上漲是由廢紙價格的波動催生的,那么可能更多的人會關心,未來包裝紙的價格走勢會怎樣呢?
自2008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瓦楞包裝紙生產市場后,中國一直占據著全球瓦楞包裝紙市場份額的33%。從目前公布的投資項目的產能數據來看,截止2020年,中國將有約1300萬噸的瓦楞包裝紙產能陸續釋放,而新的產能需要額外進口1500萬噸的廢紙進行原材料支撐。
目前中國的主要廢紙進口來源地區為北美、西歐和日本,先不說上述三個地區在未來四年內也將有瓦楞包裝紙新產能釋放(雖然規模遠不及中國的力度),就說單純從三個進口來源地多進口1500萬噸的廢紙,就足以發生全球OCC短缺的恐慌,雖然美國Fisher公司通過三個進口來源地的目前廢紙回收量和未來繼續發展的空間進行了論述,終得出1500萬噸的廢紙或許能夠供應,但是勢必啟動促進三個國家的邊際回收率,而這也必將增加廢紙回收的成本,即不斷催生廢紙的價格,那以廢紙為主要原料的瓦楞包裝紙價格又怎么可能不被帶動上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