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估計沒有誰不網購了。那么快遞到了之后呢?那些塑料的外包裝以及紙箱子,你都怎么處理的?中國的快遞量十年增長了二十幾倍,權忠敏委員建議,鼓勵企業簡約包裝、參與包裝回收處置或建立回收體系。
鼓勵企業簡約包裝
鼓勵企業簡約包裝
權忠敏委員透露這樣一組數據:現在每天從北京寄出的快遞有400萬件,寄進來也有400萬件,一進一出共計800萬件,年服務用戶已經超過20億人次。
大量快遞同樣帶來為數眾多的包裝垃圾,據了解,2016年北京快遞包裝垃圾達到40萬噸。
權忠敏建議制定相應政策,鼓勵企業簡約包裝、參與包裝回收處置或建立回收體系,提高包裝耗材再利用率。
呼吁納入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如今快遞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權忠敏委員建議將快遞服務納入社區綜合服務體系,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在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寫字樓通過設立自助式智能快件箱,解決路邊、門口,快遞“擺攤設點”投遞問題,同時也可減少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遞三輪車。
城六區合理配置快遞分撥中心
權忠敏委員建議盡快修訂《北京市郵政通信條例》,以技術門檻和行為門檻去規范快遞業發展。他認為,新老城區可以區別對待。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建設中,要統籌規劃配置快遞郵件處理中心,銜接綜合交通樞紐,構建完善的快遞服務網絡;而城六區根據服務人口和面積,利用騰退空間、存量場地,合理配置快遞分撥中心和快件投送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