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造紙之鄉的富陽,具有2000多年造紙歷史,產業集中,紙廠云集,從4月25日起卻破天荒開啟為期一月的紙廠“輪休”,消息一出即被紙業圈津津樂道,根據媒體信息,梳理了富陽造紙業輪休背后的數據,供紙圈參考:
1.富陽中小紙產高度密集,具有典型的“小散污”的特點,前幾年已經淘汰落后產能617萬噸,共計關停483條生產線,目前90%造紙業積聚春江街道轄區,79家紙廠云集,一年總產能近480萬噸,灰板、白板和一些特殊用紙是富陽造紙基地的主要產品。
2.噸紙水耗10噸以上,一年水耗至少480萬噸。
3.此次輪流停機的目的就是護水,通過熱電廠限供熱和污水廠限排來達到限產限排潔化水質的目的,預計月度可實現減排廢水80萬噸。
4.限產方式:一個月內分三批進行,白紙廠家限產10天,黑紙廠家(牛皮紙、特種紙)限產5天,停產10天,對于5萬噸/月規模的紙企公司產值就會減少1億元左右。
5.新環保政策,紙企必須嚴格執行COD排放控制,每噸廢水處理費約14-15元,限產停機也是為技改提供了時間條件。
6.近期富陽紙業也是事件不斷,集體漲價、排污造假、斷氣停產,偷倒垃圾,從中也看出折射出小規模紙廠在產業鏈完整度、熱點聯動和污染治理方面處于劣勢,亟待整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