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廠瘋轉的上游廠家推漲紙價的手段:
1.有業務人員散布漲價信息,引導紙箱廠下單保成本。
2.隔日執行漲價,讓紙箱廠產生漲價信任,并對業務員產生好感。認為業務在幫助自己降低成本。
3.連續漲價,重復第一和第二項伎倆。
4.市場恐慌情緒嚴重,紙板廠制造恐慌成功,手里也積累了幾天的訂單。(各家收單效果不一。)
5.紙板廠串通一氣或形成默契。在同一時間內先后發出停單通知。繼續制造恐慌,為下一步大幅漲價營造想象空間。
6.到停單結束時,又大漲價開始接單。(此刻手里能支撐生產的的訂單應該消耗殆盡)
7.停單期間,紙箱廠訂單無法消化,更擔心新一輪的漲價,等紙板開始接單時又瘋狂下單。紙板廠只要接夠兩三天的訂單,又繼續停單。開始限額、提前付款、收現金……
以上是紙箱行業瘋傳的上游廠家推漲紙價的手段和伎倆,讀來不甚吹噓。紙包裝產業潰爛如此,由此可窺一斑。
近段時間,紙包裝產業鏈再次陷入癲狂,各種停單,限產,停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動六月的紙價瘋狂上漲呢,請看行業人士的主要觀點。
原料漲價說:
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由于擔心進品原料通道受限,美廢歐廢價格一路走高,帶動國廢飆升。

從4月下旬開始,國內紙廠大肆哄搶廢紙。與此同時,一些新增的產能也加劇了國廢的供應緊張,導致廢紙進一步拉升。有消息指,湖北榮X的廢紙收購價高到了2400元/噸。
不過,也有觀點稱,在需求十分低迷的情況下,這一波廢紙暴漲幅度之大,時間之長,十分不正常。因此,不排除大廠趁機對中小紙廠進行洗牌的可能。
環保推動說:

在過去的漲價函中,很多造紙廠都將漲價原因歸咎于環保。事實上,因為環保,的確造成了很多中小紙廠的停產。五月華北、華中地區和福建省的很多造紙廠受到停產整頓等處罰措施。據悉,福建的38家箱板紙工廠和湖南的15家工廠被環保局勒令停業。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很多是二線的造紙廠而并非小型造紙廠。
6月份,廣東推出了長達九個月的環保整治計劃,造成部分中小紙廠停產。據悉,東莞23家紙廠必須在7月1日前獲得污染排放許可,否則造紙廠將會面臨停產或其他處罰。
另外一個影響造紙行業環境規制的是電力改造。在上海,由于無法負擔煤電轉氣電所帶來的運營成本上升,臺灣正隆紙業已經宣布在2018年撤出上海。現在,熱電和氣電的使用只是一個開始,相信一旦政府要求在造紙行業大量使用熱電和氣電,小型造紙廠將難以負荷,行業集中度將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