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層層監管落實,史上嚴排污許可證制度開始實施
在中國,懲罰措施以罰款和改正為主,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雖然排污許可證不被取消,但停產或限產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其嚴重程度不亞于取消排污許可證。
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無證排污的處罰包括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對不按證排污的處罰:
①超標排放或者超總量排放的,將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②侵占、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改變大氣環境質量監測設施或者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的,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工業廢氣和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的,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并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的;未按照規定設置大氣污染物排放口的,將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2)遍遍清掃,多省市清除造紙廠比例大超預期
山東省小型造紙廠取締與產能轉移并行。2017年將進一步取締小型造紙企業。2017年1月6日,山東省環保廳發布不符合產業政策的250家造紙等“十小”企業得取締名單,并按照環境保護部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規定(暫行)》要求,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2017年1月7日起,對“十小”企業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250家“十小”企業中,造紙行業有49家。其中有一家造紙企業為僅淘汰生產線。
浙江:淘汰富陽地區落后產能、開放試點排污權交易網站。未來落后淘汰產能將集中在富陽地區,約600萬噸。富陽市由市改區,政府要求5年內搬離所有市區內造紙產能,總量約600萬噸,主要產品是灰底白板紙。排污指標是具體分配到各縣市,因此搬到其他縣市會占用大量的指標,預計很多工廠會被淘汰關廠。
廣東省:開始關停未持證企業、繼續淘汰產能。排污許可證基本發放到位,無證企業已開始關停。截至7月7日止,廣東省獲得排污許可證的造紙及紙制品企業共有329家。
其他省市份紛紛出臺政策。湖南省是再生紙制造的大省,這一輪發證工作中,一共有132家再生紙企業在6月30日之前取得了許可證,有64家需要整改,其中有部分整改不了的或許將直接關停,另外還有70多家企業將直接淘汰。早在2008年,湖南省就關停了200多家“散亂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