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黑龍江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顯豐在2020年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表示,過去的一年,黑龍江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工作部署,全省樹立起大抓工業和實體經濟的鮮明導向,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0.2%。重點行業穩中有進,裝備、食品分別增長11%、8.7%;重點企業產值擴量,一重、中車齊車、西林鋼鐵、阜豐等1198戶規上企業實現兩位數增長;重點產品產量高速增長,汽車、發動機、鐵路貨車分別增長16%、32.7%、29.4%;要素指標總體向好,工業用電量增長2.7%,鐵路貨運量增長6%。
形成產業集群
百千萬工程啟動實施。始終秉持融合的新理念、聚焦的新思路、精準的新辦法,把百千萬工程作為工業強省建設總抓手全力推進。堅持省市縣聯動,組專班、明責任、編規劃、建機制,協同推進“1+7+N”規劃體系,1個指導方案和7個行動計劃發布落實,N個產業規劃中石墨、鋼鐵、中醫藥、乳制品等14個規劃完成編制,同步繪制產業地圖和產業鏈圖譜。產業園區規劃、200多戶重點企業規劃編制加快推進。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按已有規劃實施。推進百千萬工程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初步建立。
同時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始終把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盯緊項目建設不放松。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施工項目數增長15.1%,其中新開工項目數增長10.1%;投資億元以上施工項目數增長10.2%。全省百大項目中的35個工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投資完成率100%。“雙百工程”200個重點項目有196個開復工、34個投產或部分投產。
轉型升級加快
黑龍江省始終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82.6%。認定首臺套產品52項、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戶、省企業技術中心22個,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9個,幫助企業獲得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支持2.08億元、增長104%。中車齊車被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2個項目列入國家工業遺產目錄。新增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綠色供應鏈1條。6個型號節能裝備列入國家“能效之星”產品目錄。3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成為國家級示范項目。監察的115戶企業違規用能行為得到糾正。8戶廢鋼加工企業獲國家行業準入。煤炭、電力、造紙3個行業45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有序推進,關停取締、改造升級、搬遷改造“散亂污”工業企業377戶。
同時民營經濟持續壯大。始終把破解民營經濟偏弱問題作為振興發展的關鍵,在增總量、上規模、提質效上下功夫。制定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成功舉辦第三屆龍江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和2019年創客中國黑龍江區域賽,開展“中小企業政策宣傳月”等系列活動。黑龍江企業服務網完成改版。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戶。圍繞龍江企業家發展舉辦培訓51期、培訓5300余人次。新增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創業創新基地、特色載體10個。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45.8萬戶,增長3.1%,其中新登記企業近10萬戶,增長12.4%。
數字龍江統籌推進
黑龍江省始終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作為培育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加快信息化應用進程。編制印發數字龍江發展規劃,召開全省數字化車間現場(培訓)會和首屆黑龍江省數字經濟峰會。全省上云企業2387戶。3戶企業獲得2019中國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數字化運營典范獎。認定省級數字化(智能)車間41個,累計達到88個。推動哈電、一重分別與中興、華為、聯通、黑龍江移動開展5G+智能制造、5G+智能工廠試點示范。3戶企業獲得國家工業互聯網專項補助。
同時服務企業精準有效。始終把服務企業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應盡之責,在精心精細精準上下功夫。兌現工業和民營領域省級獎補資金10.2億元。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到位資金3.4億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99.8億元,清償率68.3%,圓滿完成國家確定清償一半以上的任務目標。貸款周轉金運營平臺為184戶企業倒貸302筆、周轉金額37.8億元。省民營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有280家投融資機構和1000多家企業線上對接。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我省斬獲一金一銀。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活動20余次,形成合作線索155個。龍廣合作、產業援疆取得積極進展。哈爾濱寶盛電氣設備等3個配套企業進入哈電集團配套采購體系。預計全省規上企業達到3400戶左右、虧損面降至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