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在全省范圍內共組織對1493家生產及流通領域標稱生產企業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產品2282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82批次。抽查產品涉及農業生產資料、日用雜品、兒童用品、家具及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家用電器及電器附件、日用化學制品及衛生用品、服裝鞋帽及家用紡織品等共7大類28種。同時,對食品相關產品、消殺和危險化學品、非醫用口罩產品等3類14種產品組織開展了專項監督抽查。
其中,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查生產及流通領域標稱生產企業954家,抽取樣品1476批次。經檢驗,合格樣品1317批次,初檢不合格樣品159批次。各市級監管部門組織抽查生產及流通領域標稱生產企業539家,抽取樣品806批次。經檢驗,合格樣品783批次,初檢不合格樣品23批次。
一次性紙餐飲具、一次性塑料餐飲具、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PET瓶及瓶坯等)、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電磁灶、潛水電泵、鏡片、童車、復混肥及磷肥、有機肥及微生物肥料、家用紙制品、聚乙烯管材、內衣、溶解乙炔共14種產品的樣品合格率在90%至99.9%。食品用復合膜袋、農膜、LED燈具、木地板、襯衫、T恤衫共6種產品的樣品合格率在80%至89.9%。洗衣粉及衣料用液體洗滌劑(洗衣液)1種產品的樣品合格率在70%至79.9%。水溶肥料、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手織布、非醫用口罩共4種產品的樣品合格率低于70%。
據介紹,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將構建以監測評估為基礎、以分類監管為抓手、以信用監管為依托、以智慧監管為支撐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打造閉環式、高效能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同時,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檢查、大整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堵漏洞、補短板,嚴守質量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