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自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等14個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始終把推進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鍥而不舍、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落地見效,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改革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底前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勝利在望。”邱啟文說。
“今年按計劃已辦理13批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全年審批工作已結束。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公告,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邱啟文說。
邱啟文同時表示,固體廢物全面禁止進口后,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好新修訂的“固廢法”,完善相關配套法規制度,做好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相關制度的立、廢、改工作;積極配合海關總署充分發揮全國打擊走私綜合治理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持續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行動,依法從嚴處罰進口固體廢物等違法行為,有效切斷洋垃圾走私供需利益鏈。
無廢城市建設投入1200余億元
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目前,這項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邱啟文表示,自2018年12月印發方案開展試點以來,生態環境部與18個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認真指導“11+5”個試點城市及地區扎實推進試點工作。試點城市及地區成立了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編制了高水準的實施方案,共安排900余項任務,500余項工程項目,涉及金額投入1200余億元。
目前,“11+5”試點城市和地區從建立制度、技術、監管和市場等四大體系入手,初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和創新做法。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在認真總結‘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基礎上,積極探索次第推開的路徑,加大支持幫扶力度,鼓勵制度創新,加強宣傳教育,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邱啟文表示。
強化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
邱啟文在發布會上還表示,固廢危廢排查整治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
據介紹,2019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共完成2.1萬家企業和400多個化工園區危險廢物風險排查。同時,聚焦長江經濟帶開展“清廢行動”,對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問題進行全面摸排核實。聯合公安部、高人民檢察院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違法犯罪行為,實施精準打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圍繞‘三個提升、一個打擊’強化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監管長效機制,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科學評估處置能力需求的缺口,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夯實固體廢物監管工作基礎,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環境違法行為,有效遏制非法傾倒事件的發生。”邱啟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