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發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并于當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出席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趙民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了800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上的新紀錄。但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也備受關注。
趙民表示,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扎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9571”“9792”工程進展順利,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大家應該能夠感受到,拿到手里的快遞包裹明顯地運單小了,膠帶瘦了,紙箱薄了,油墨減了,可循環包裝應用變多了,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趙民表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工作,需要上下游、全產業鏈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支持和努力。“趙民表示,就在今年的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由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一步,郵政局將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強化組織實施,加強監督執法,加快科技創新,完善政策支持,加強宣傳引導,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共同做好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