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廠產十多個“名牌”
成本只有真品一半
據悉,在今年的“3·15”打假行動中,昌邑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發現轄區內一些小商品店出售的知名品牌衛生紙包裝粗陋、質量低劣,懷疑是假冒注冊商標的衛生紙。經過細致摸排,他們確定了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衛生紙的窩點。3月17日,經偵民警將制假售假的肖某抓獲,現場扣壓假冒注冊商標的衛生紙60噸,制假原材料至少100噸,總涉案價值至少36萬元。經查,肖某幾年來生產的假冒品牌衛生紙共計210多噸,銷售額至少120萬元。
據辦案民警介紹,肖某的生產車間在一個村子的田地里,有幾間廠房,還有幾個大棚倉庫,執法人員來查的時候三個婦女正在加工。“他們買的是大卷生產好的紙,然后用復卷機切成小卷后再加工成劣質衛生紙。”民警對記者說,抓獲當天,他們發現廠房西側放置紙卷的棚子內側,厚厚的塑料布下是清風、水晶之戀、小寶貝、肉夢、天潤等十余個品牌的衛生紙外包裝。
“現在平均每月銷售至少10噸,一噸至少6000元。”肖某供述,他今年36歲,昌邑人,以前曾賣過多個品牌的衛生紙。為了多賺錢,他決定自己蓋廠生產衛生紙。2008年5月,肖某蓋了6間廠房,花5萬元購買了加工衛生紙的復卷機,并于2009年4月雇了3名工人進行加工。作坊雖然不大,但日夜加工,7天就能生產出5噸衛生紙。
同時,他從萊蕪、徐州、濰坊、諸城等處的塑料包裝廠購買了假冒的十余種衛生紙注冊商標品牌的包裝袋,將加工好的衛生紙裝進上述有注冊商標品牌的包裝袋里,劣質的普通衛生紙一經包裝,搖身一變就成了名牌產品。
民警對記者說,肖某生產衛生紙所用的原材料質地粗劣,成本7元到8元一袋,而加工后銷售價卻高達13元到15元,而真品售價16元一袋,成本卻近15元。
產品銷到周邊農村
小店小超市是主要買家
肖某說,他的假冒衛生紙一般銷往鄉鎮農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底,肖某開著白色小面包車四處推銷,以每包5元到10元不等的價格銷往平度、萊州、昌邑等地鄉鎮農村的小超市、小商店。“品牌紙有競爭力,咱造衛生紙的成本低,你用我的貨,市場要漲價咱們可以不漲,市場降價咱們可以多降,銷路保證好。”肖某都是用這樣的話語來說服“買主”。
肖某也有不少銷售商,其中41歲的鞏某是肖某的主要銷售商。自2009年以來,鞏某在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衛生紙的情況下,從肖某處低價購買多種假冒注冊商標品牌的衛生紙,在昌邑各個大集上出售。截至被抓獲時,鞏某銷售了至少30萬元的假冒注冊商標衛生紙,從中非法獲利至少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