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以日元結算的進口物價指數(2010年為100、初值)為122.2,同比上升8.2%,創2008年9月以來的新高。化學品、飼料、石油與天然氣以及木材等原材料均出現上漲。以美元結算的進口物價指數同比下降2.5%,這意味著日元貶值正在推高進口物價整體水平。
進口物價上漲對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的日本廠商造成的影響很大。受燃料上漲影響,日本制紙集團等造紙企業自4月起提高了生活用紙(家庭用紙)和印刷用紙的價格。家庭用紙提價10~15%、印刷用紙提價15~20%。
不過,在日本國內通縮趨勢仍在持續,采購商的反對非常強烈。由于日元貶值,低廉的進口家庭用紙正在減少,雖然目前的經營環境使提價比以前更容易,但也有用紙批發商認為提價能否得到認可仍然不好說。鋼材和石化產品等的提價行動同樣遭遇難題。
另一方面,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價格轉嫁行為正在逐步推進。將日本各類需求的指數與去年同月進行對比,在3月的初值中,“中間產品”上漲1.0%,“終產品”上漲0.3%。在終產品中,消費品上漲0.3%,商流的上游價格上漲正在逐步推高終產品的價格。
原材料價格上漲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全部加到價格上。日生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室室長齋藤太郎認為,“成本轉嫁已經取得部分進展,遲早會帶來居民消費價格的上升”。
要將進口價格上漲部分加到產品上,提供汽車和家電等終產品的企業需要改善業績,以便有能力消化原材料漲價。出口的動態將成為預測日本物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如果進口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波及終產品等下游領域,居民消費價格也將接近擺脫通貨緊縮。除了目前的股價上漲,如果工資也同時上漲,消費者的購買力就將提高,推動物價上漲。
進口物價上漲對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的日本廠商造成的影響很大。受燃料上漲影響,日本制紙集團等造紙企業自4月起提高了生活用紙(家庭用紙)和印刷用紙的價格。家庭用紙提價10~15%、印刷用紙提價15~20%。
不過,在日本國內通縮趨勢仍在持續,采購商的反對非常強烈。由于日元貶值,低廉的進口家庭用紙正在減少,雖然目前的經營環境使提價比以前更容易,但也有用紙批發商認為提價能否得到認可仍然不好說。鋼材和石化產品等的提價行動同樣遭遇難題。
另一方面,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價格轉嫁行為正在逐步推進。將日本各類需求的指數與去年同月進行對比,在3月的初值中,“中間產品”上漲1.0%,“終產品”上漲0.3%。在終產品中,消費品上漲0.3%,商流的上游價格上漲正在逐步推高終產品的價格。
原材料價格上漲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全部加到價格上。日生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室室長齋藤太郎認為,“成本轉嫁已經取得部分進展,遲早會帶來居民消費價格的上升”。
要將進口價格上漲部分加到產品上,提供汽車和家電等終產品的企業需要改善業績,以便有能力消化原材料漲價。出口的動態將成為預測日本物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如果進口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波及終產品等下游領域,居民消費價格也將接近擺脫通貨緊縮。除了目前的股價上漲,如果工資也同時上漲,消費者的購買力就將提高,推動物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