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世青論壇,維達國際控股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朝旺作為邑籍青年企業家代表發言,圍繞轉型升級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的從商經驗。為此,記者整理了他在論壇上的發言,以饗讀者。
上市為維達帶來從未想過的收獲
成立30年以來,維達紙業從“小紙巾”中做出了大產業,變成了全國生活用紙的“大榕樹”。談起發展,維達紙業的創始人、李朝旺說,維達在過去30年中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就是圍繞“轉型升級”四個字做文章,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創新”兩字。“唯有不斷創新,自我增值,回應社會需求,方可以確保一家企業能夠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李朝旺說。
“如果當初我們沒有下決心升級成為上市公司,維達絕對不會走到今天這么遠。”談起融資能力的轉型升級,李朝旺說,2007年是維達的轉折點,這一年維達成功引入全球數一數二的衛生用品公司愛生雅成為我們的戰略股東,并幸運地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這為維達帶來從未想過的收獲。“當然上市過程也非常不容易,從改組籌備、收集資料、被審核、全球路演會見投資者等等,每個階段都需要耐心和學習。”李朝旺說。
記者了解到,在取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和幫助下,維達的產能由18萬噸增加至今年年底的89萬噸,銷售額或是利潤更是翻了幾倍。“除了有足夠資金擴充規模之外,維達團隊上上下下的眼光也拉寬了,每個員工都額外肩負上一份上市公司對社會及外界投資者承諾的使命感。”李朝旺說,如果你7年前就認識維達,你會發現今天維達的氣質與7年前是有點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現在更集團化、更國際化、更現代化。
不斷推陳出新 抵御產能過剩難關
30年前的中國,大部分生活用紙都是用草漿、廢紙等低質量的原材料制造的。“當年,我看中了消費者其實對高品質紙巾是有巨大需求的,加上做代工生產毛利低,很難建立長期價值,因此我當時就決心做了第一次‘轉型升級’,成為第一家用100%原木漿制造生活用紙的國內生產商。”李朝旺說,這次轉型是要改變外在消費者對生活用紙質量的追求,而這一轉型也成功奠定了維達堅實的發展基礎。
李朝旺說,在產品及品牌的“轉型升級”方面,30年走來,維達并沒有原地踏步,而是不斷配合市場的轉變,由過去成熟穩重品牌路線,加入不同的新品牌元素,以配合年輕化的市場。當天,中國市面上的三層軟抽、四層卷紙、超韌大巴、紙巾婚紗等產品,都是維達不斷推陳出新的代表作,這些產品讓維達集團穩固地抵御了產能過剩的難關。
有了好的產品和好品牌,更要有好的營銷渠道。“我們現在四成多的生意還是靠經銷商來做,但是到了現在年青一代成長起來后,可能所有東西都只會依靠網上點擊來完成了。”李朝旺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中國的快消品企業帶來了很大挑戰和機遇,因此企業必須要實現營銷模式的轉型升級,為此維達已經在兩年前開始投放資源發展電商團隊,而過去兩年電商所帶來的銷售已經以倍增的速度前進。
“從前,國內的生產商所采用的都是國產設備,維達所做的就是不斷提升生產設備水平,堅持對生產科技轉型升級的投入。”李朝旺說,從上世紀90年代引入行內第一臺日本先進的造紙機,到2012年起又引入意大利全自動生產設備及全自動立體倉庫,都是維達面對廣大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及運送效率要求提升的升級部署,比同行較具競爭力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