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原料價格的漲與跌
造紙廠因2020年春節前期的備貨庫存沒有及時被下游市場消化,以及新冠疫情爆發,下游終端產品消費量降低,導致庫存量繼續增加。原紙廠家有庫存積壓,對廢紙的需求量降低,廢紙價格從2月中旬的幾輪漲價后已連續處于下跌趨勢。進入3月,國內疫情有所好轉,廢紙打包站基本復工,居民端回收量也開始增多,整體國廢供應量明顯增長。但是海外疫情依然嚴峻,下游包裝紙需求持續不足,價格多次下調,紙廠為降低運營成本,不斷調整國廢采購價格,國廢價格繼續出現暴跌情況。
據了解,國內的紙制品原材料主要來源是廢紙。國內廢紙來源大致可分為幾種渠道:居民社區、商超回收和工廠渠道。5月底,國內包裝廠、印廠、終端企業陸續復工,大型商場超市和餐廳逐步開放,商業和工廠渠道部分的回收紙回收量明顯增多。
疫情之后,原料降價,紙價波動,這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各地市場終端需求表現平淡,紙箱廠表示訂單情況并不理想。
原料成為上下游發展的關鍵要素
上游的原料供應到下游的產品銷售,對于整個產業鏈來說缺一不可。紙價的波動背后也是產業鏈不斷調整變化的結果。廢紙在產業鏈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筆者了解到,江蘇省造紙行業疫情后復工復產情況,以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基本復工復產。因下游需求疲軟,部分企業選擇停機保價,或選部分紙機開機。除此之外,受疫情影響,造紙行業存在紙漿木片原料供應難、廢紙原料物流暢通難、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廢紙原料的問題是全行業人面臨的共同問題。保障原料供應充足是各個行業良好發展的基礎。
造紙行業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廢紙原料緊缺而產生的原料價格波動現象,行業有什么樣的思考呢?
近年來,國廢在我國造紙行業廢紙消耗占比逐漸上升,但是國內廢紙回收體系目前尚未成熟,存在散、雜、小的現狀,很多廢紙回收主體為個體戶或小型公司。2020年3月3日,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發表的疫情復工調查中提到,疫情防控期間,在傳統回收人員不能按期返城的情況下,北京、上海、南京、福州等地的垃圾分類企業在社區疫情宣傳防護、清潔保障、資源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彌補了第一環節回收的缺位,也改變了大型城市前端的回收隊伍構成。多年來,垃圾分類企業一直在努力,不斷提高物流、垃圾分類管理人員的素質,并積極與政府合作。通過這些努力,已逐步改變國廢市場個體散亂經營的模式,形成大型再生資源管理公司,由企業主體貫穿整個回收鏈條。政府可以與垃圾分類企業購買服務,居民端的廢紙交易也許將會被逐漸被取締。造紙企業可以與前端垃圾分類處理企業簽訂長期協議,穩定國廢供應數量與成本。同時,因為回收環節減少,回收行為更加規范,也將減少紙張污染,提升紙張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