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息息相關,紙及紙板消費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 2010 年專項規劃》實施以來,伴隨廢紙的大規模回收利用,造紙工業主要以廢紙輔以木、竹以及蘆葦、秸稈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通過清潔生產,實現了資源—生產—消費—資源再生的良性循環,已成為國民經濟中具有循環經濟特征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造紙工業資金技術密集,規模效益顯著,具有較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且產業關聯度高,對林業、農業、環保、印刷、包裝、化工、機械制造、自動控制、交通等相關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2011年末,我國造紙工業企業達2620 家,行業總資產達6989.89億元,同比增長17.58 %。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造紙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6714億元,同比增長21.54 %;實現利潤總額達362億元,同比增長6.20 %。
到 2015 年,年產 100 萬噸以上大型綜合性制漿造紙企業集團達到 20 余家,其中若干企業的銷售額進入全球紙業排名 100 強。通過加大企業重組力度,完善產業組織形式,逐步形成大型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組織結構。全面推進紙及紙板各類產品向差異化、系列化、輕量化和環保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功能齊全,適應不同層次、多元化市場需求的紙產品結構。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10 家以上。提升造紙工業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總體研發水平,制漿造紙裝備自主化比重由 30%提高至 50%,重點骨干造紙企業主體制漿造紙技術與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自主研發的制漿造紙裝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