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公廁一年衛生紙支出達2萬元
北京2000多座公廁都已經配備了免費的衛生紙。免費衛生紙方便了群眾的同時,也考驗著市民的素質。一些公廁的免費衛生紙被人順手肆意大量扯走,上趟廁所甚至要拽走10多米的衛生紙。公廁的管理人員不得不絞盡腦汁和如廁者“斗智斗勇”,有的派專人看守限量發紙,有的采用高端的“節紙器”。歸根到底,都是為了節約廁紙的使用量。根據市市政市容委的統計,北京市一座公廁一年下來,光衛生紙的支出就高達2萬元。北京現有公廁12000多座,如果都配上免費廁紙,一年下來就得花掉2.4億多元。
目前,全市尚有9000多座公廁“配不起”免費的衛生紙。市市政市容委表示,下一步,北京計劃從這9000多座公廁中選出一部分來,先試點配備免費的衛生紙和洗手液等。
美術館后街:專人坐鎮分發廁紙
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美術館后街公廁,這個廁所是本市當年首批掛牌的“文明公廁”之一。公廁墻壁的醒目位置上明確標示出,該公廁免費提供廁紙。但是記者里里外外轉了一圈兒后,無論是公廁的門口還是每個廁位隔間里,都見不到免費衛生紙。
記者敲開了公廁保潔間的窗戶,詢問免費提供的衛生紙在哪里。保潔員一聽,立刻從窗口里遞給記者將近1米長的一段衛生紙,并沒有向記者收取任何費用。
為什么不把衛生紙放在廁所讓大家自由取用呢?保潔員聽完連連搖頭說,那樣用著太費,放不起啊。好多人一撕就撕走好多,自己用不算,還“連用帶拿”,管都管不住。改為人工分發廁紙之后,浪費的情況的確好了很多。就是太麻煩,得專門有人坐在這發紙。
陶然亭公園:撕紙人“累壞”節紙器
晚上8點左右,陶然亭公園內滿是家住附近前來遛彎消食的游客,公園內一處小空場,幾十名中年人聚集在一塊兒,正在領操員的指導下合著拍子做健身操。離小空場不遠,有一座公共廁所。
走進公廁,能明顯見到男女廁所門外墻壁上,各掛著一臺方方正正的高科技產品——節紙器。想要用紙,只需要輕輕按一下節紙器正面的按鈕,一段大約70厘米長的衛生紙就會從節紙器中“吐”出來,機器還會發出“感謝使用”一類的語音提示。
記者在廁所門口蹲守了大約半個小時,差不多每半分鐘,廁所里就會走進1至2名的游客。所有的游客都會徑直走到節紙器前,最少也會按上2下,拽出1.4米左右長的衛生紙;多則按上三四下。2臺節紙器接連運轉斷紙的聲音和語音提示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
記者還發現,很多人上完廁所洗過手后,也會來到節紙器前,拽出1米多長的衛生紙擦手,有的人還會另外取紙擦鞋甚至帶走。這么平均算起來,上一次廁所至少需要用掉3米左右的衛生紙。
晚8點15分左右,一位頭戴著黑色棒球帽,身穿黑色外套的大爺來到節紙器前,一口氣按了6次節紙器上的按鈕,將足足有4米多長的一大卷衛生紙團成團兒,迅速揣進外套兜里走進了廁所。不到1分鐘的工夫,大爺一閃身,又從男廁所里走了出來,在洗手池前沖了沖手,甩了甩手上的水,又站在了節紙器前,拽出了1米多長的衛生紙擦手。隨后,他便開始頻頻按動節紙器上的按鈕,1次、2次、3次……一共又按了8次。很快,他的身后就排起了等待取紙上廁所的隊伍。眾目睽睽,大爺將節紙器中拽出來的一大卷兒衛生紙非常自然地塞進了外套的另一個口袋,心滿意足地走出了廁所。見到記者上前詢問,大爺連連擺手說:“主要是這紙質量不好,太薄,按一下出來那么點根本不夠使的。你別問我一人,大家都這么拿。”
“呦,怎么按不動了?”一個逛公園的姑娘按了幾次節紙器上的按鈕,卻發現沒有衛生紙吐出。這時,一個手里拿著改錐的廁所管理員晃晃悠悠地從管理間走出:“先用旁邊那臺吧,估計這臺又卡紙了。”管理員熟練地用改錐在節紙器上又擰又撬了幾下,想要將安放在節紙器肚子里的衛生紙重新安裝一遍。記者湊上前問,節紙器經常會損壞嗎?管理員說:“常事,用得多了就這樣,機器累壞了。”不過,管理員表示,紙的質量按理說不錯,不存在太薄不夠用的問題。過去沒安節紙器的時候,用紙更浪費,有人一拽就是十幾米。安裝了這種節紙器后,廁紙的使用量比過去下降了將近一半呢。
這么個浪費法兒
免費廁紙配不起
目前本市還有9000多座達標及三類公廁尚未配備衛生紙。按照市市政市容委的規劃,準備在這9000多座公廁中,先拿出一部分進行試點,在試點公廁中配備衛生紙和洗手液等。
為什么現在沒法在所有的公廁敞開供應衛生紙呢?說到這個問題,市市政市容委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崔宣也頗有些無奈。他告訴記者,現在全市一共有公廁12000多座,按照等級分為一類、二類、達標、三類等4級,一類公廁等級最高,硬件設施、軟件服務最好。目前本市一類、二類公廁2000多座,這2000多座公廁都配有衛生紙、洗手液,還有專人進行保潔、看護。但是仍有9000多座公廁沒有配衛生紙,沒配的原因則是由于財政支出太大。
崔宣給記者算了筆賬,按照目前公廁的使用情況來看,一座公廁一年廁紙的支出費用大約在2萬元左右,9000多座公廁,也就是每年要花費超過1.8億元。可是在北京,達標級公廁每年的費用支出額不過3萬元,二類以上的公廁每年5萬元,人流密集場所的公廁每年才7萬元,這錢包括人工費、小修費、維護費等。如果光買廁紙就得花2萬元,那么連人工保潔費都不夠了。所以,現在還沒有辦法為所有的公廁敞開供應免費廁紙。(記者 張楠)
人們為什么對免費的衛生紙感興趣,是什么原因呢?素質還是生活水平。我想應該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不夠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每都有錢了,誰還為這么點衛生紙貪心呢。廁紙這個小小的問題卻反映出整個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素質,如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素質呢,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下,這個問題解決了,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后希望從自我做起,杜絕類似事件發生,讓我們共同提高自身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