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膽”的廣告業務員
2003年,我大學畢業。不知是自己學業不精還是用人單位太挑,反正直到最后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婆家”把自己“嫁”出去。遠在鄂西的父母打來電話,說是家里已經給我找好了一份在土地局上班的好差事。我告訴父母我不想回去。于是,我留在了舉目無親的武漢市,開始赤手空拳打天下。
不久,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廣告公司業務員的工作,拉廣告掙提成。本來公司有兩種制度:一種是有底薪的,廣告提成較少;一種是沒有底薪的,廣告提成較多。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有底薪的那種,因為畢竟有路可退。只有我一個人選擇了沒有底薪完全靠提成的工作。我想看看一個人背水一戰時潛力會發揮到什么程度。
我第一次拉廣告,是去一家生產奶粉的企業。負責人報出了一個很低的價位。我太想做成這筆生意了,只簡單算了一下就接受了。按照負責人所報的價位,我這筆生意可以提成1500元左右。我很高興,出師大捷,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繼續干肯定會賺到大錢。
但讓我失望的是一直到月底我就只做成這一份單子,不過我的提成比例比有底薪的業務員多一倍以上,我應該可以比他們掙的錢多。誰知到月底一算賬,我的收入竟沒有別人多,因為我的提成高,所以公司不負責報銷交通費和電話費,也就是說這些錢要從我的提成里出。結果我的1500元的提成除去日常開銷只剩下一半,而其他業務員都拿到了1000元。許多人開始勸我和他們一樣拿底薪再賺提成,可我并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心。
我下定了這樣的決心:不能到處撒網,捉一些沒有多少油水的小魚,要捉就捉一條大魚。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廣告做起來才能讓自己感到有成就感,而且提成也相當可觀。別的業務員找的都是小單位,做的大多是一兩干元的生意,見我這樣,就送了我一個綽號“傻大膽”。
不愿當經理的打工仔
我去找武漢市最大的一家藥廠,負責廣告的經理姓葉。葉經理看了我的報價單后,打開電腦查找了一會兒資料后問我:“像我們這樣的大企業有不少廣告公司來找,你有哪些優勢讓我們可以選擇你?”我知道自己并無多少優勢可言,所依賴的無非是自信和勇氣,我很空泛地講了一些自己公司的優勢,然后補充說:“和其他廣告公司相比我們在價位上的優勢并不太明顯,但我們的設計力量比較雄厚,所有出自真誠的創意和設計都充滿了人性昧,所以我們可以把您的產品以一種人性的關心介紹給消費者。”
我都想不到自己會說得如此精彩,但葉經理卻沒有絲毫動容,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問:“價格不能再降一些?”我以為這是生意即將談成的跡象,就堅持了自己的報價。葉經理站起來說:“給你一些忠告吧,年輕人,永遠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有信心有勇氣有膽量就能成功,你太急于求成了。對不起,我不會接受你的價位,我們的談話也到此結束。順便告訴你一句,在你之前還有你們公司的一個人來找過我,他報的價比你的價位低10個百分點,我想,你們內部是不是該協商一下對外公開的報價?”
我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走出藥廠的大門后,我忽然感覺是不是該調整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事方式了。在如今處處存在競爭的社會大環境下,有時候背水一戰反而成了蠻干和不計后果的代名詞。我是該好好地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