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黃耕和他的黃記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第一個打破中餐固有的“前廳后廚”模式,將菜品整個制作過程搬到客人的餐桌上;第一次讓餐飲具有了互動、趣味的特性,食客可以自己動手參與烹飪;第一次將膳食平衡、節能環保的理念引入餐飲制作;第一家推出“燜鍋”這種全新的餐飲形式……
5年,230多家分店,這種噴薄式速度讓人不得不對他的經營哲學追根問底。在黃耕看來,黃記煌的成功不在于形式本身的新穎,而是它實現了一種能像KFC、McDonald’s那樣可量化、易于標準化操作的生產模式。即無廚房、無廚師、無油煙。
為什么無廚師?
“我開第一家餐廳的時候,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中餐老板不能真正做老板,很多時候要聽廚師的,廚師今天‘撂挑子’,老板你就得求著他。這樣的狀況讓我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使餐廳的經營擺脫廚房的束縛。”黃耕說的真誠而實際。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那個時候面對的正是困惑中國餐飲界多年的中餐標準化經營問題。
培養廚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高級廚師,常常需要5—10年,這個時間,在黃耕看來“太長了”,他迫切需要破除這個壁壘。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從哪突破的問題。接下來的幾年,他不斷地用家傳的“香辣汁魚”練手,反復嘗試推敲。終于在03年,推出了讓很多人拍案叫絕的“三汁燜鍋”,真正實現了他多年追求的“量化標準”。
如今,在很多人眼里,黃耕已是個傳奇人物,但他卻用“懶”“沒出息”“求穩”這些詞概括自己,甚至還舉出很多例子證明自己確實很“懶”。他一再強調只想安安穩穩賺錢,“我的很多加盟商都比我有錢”。
為什么不愿做直營店?
與很多企業品牌壯大擴展不同,黃記煌的直營店數量屈指可數,在黃耕眼里,“經營直營店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人事管理上,還是一個管人的過程,而加盟店不同,最重要的是管‘質’!彼,我們會在黃記煌官方網站上看到位置顯著、公開透明的加盟流程。
“當然,還有一點我恨懶,不愛管人,相比還是管事輕松點!秉S耕再一次強調他的“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