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停“賣豬”,到“獨立上市”,“60后”吳波終在團購行業找到自己愿意當“兒子”養的公司
“互聯網創業不是創業,真的就像打游戲。”
“誰動你的地盤,你就和他打,缺子彈盡管找我要。”拉手網CEO吳波正在給他的大區經理們傳達“闖關攻略”。攻略中的“子彈”,被他清一色換成了海底撈、電影票,房產、寶馬的“團購式抽獎”也不乏其中。“60后”吳波更像是一個老男孩,原本硝煙彌漫的團購網站線下“攻城略地”,他愣是打造出“游戲通關”的氣勢。
這個老男孩新近做出的一個“艱難”決定,卻將他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12月2日,拉手網宣布已獲得第二輪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風投囊括了TenayaVenture、NorwestVenturePartners、金沙江創投、RebateNetwork等風險投資公司,為其估值2億美元。震動市場神經的是,在這一消息宣布的三天前,吳波與Groupon創始人AndrewMason進行了六個月來后一次越洋通話,他說了“No”。
顯然,這是吳波事先做的兩手準備——他不是第一次拒絕這位老相識“獲得拉手網控股權”的要求了。“如果他(AndrewMason)是Google,他就要把這個國家所有可能成為百度的公司都控制住,而我更傾向效仿當年的李彥宏,只能允許你占5%。”Groupon這家互聯網史上估值膨脹快的公司為謀求獨立上市曾拒絕了多家互聯網大鱷的高價收購,同樣,吳波堅持掌控絕對控股權,意味著拉手網獨立上市的布局已經開始。
可是,獨立上市,這可真不是這位浸淫互聯網十余載的老男孩的風格。自上世紀90年代初硅谷創業至今,吳波共創辦了五家公司,除去當前的拉手網,前面四家都被他“該出手時就出手”,賣了。其高“換手”頻率頗有那句備受爭議的“將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賣”(朱新禮語)的架勢。
“賣豬”,還不是吳波創業“范兒”的全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幾次以“資本并購”收場的創業經歷均有“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到頭來反倒“為別人做嫁衣”的意味——影立馳(Enreach)、TVix兩家終實現借殼上市,焦點地產網、B2B電子商務網站拉拉手兩家在2003年共以1600萬美元的價格并入搜狐;焦點地產網(后更名為搜狐焦點網)作為搜狐矩陣的重要成員,在地產拐點來臨前夕的2008年,一舉拿下了超過2億元的廣告銷售額,亦被指出存在分拆后獨立上市的機會。
“拉手是我第一家準備帶上市的企業,投資方和我都是這么想的。現在是我一生中一次好的機會。”吳波坦言,自己不當CEO已經很多年了,好久沒有像現在這樣披掛上陣了——從“該出手時就出手”到“謀求獨立上市”,這個老男孩的轉變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在給大區經理們下達區域市場份額絕對第一的目標時,說了這么一句:“打江山就可以坐江山,坐江山就可以抽稅,多爽啊!”他越說越興奮,順手抄起桌面上的iPad擺弄起來。
時機總差一點點
是的,吳波還是個電子產品的“高級發燒友”,他佩服的就是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按照他妻子的話說,吳波在生活方面頗為“低碳”,前提是要把蘋果的東西給他買全了。
吳波欣賞喬布斯“對市場的一種感覺”,這樣做出的東西才會“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