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關史蒂夫·喬布斯的財經圖書不下20本,筆者覺得值得翻閱的要屬《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喬布斯傳》,而深入揭示早期蘋果發展歷程的《重返小王國》則在時間上占據先機,具有史料價值,是后來許多跟風傳記重要的信息來源地。我認為,《蘋果往事》可與《重返小王國》一并閱讀,《蘋果風暴》的調侃文風則能帶領我們走出喬布斯過于偉大的身影,讓我們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創業伙伴并不太信任的喬布斯
偉人都是有缺陷的,甚至是極大的缺陷,喬布斯就是這樣一種人。在蘋果公司創業早期,他并不是很值得信任的人。
1976年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沃茲答應合作了,和史蒂夫·喬布斯簽了長達10頁的合作書,它宣布了蘋果公司的正式成立。但沒過多久,兩位共同創始人的矛盾就公開化了。蘋果II產品給喬布斯及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喬布斯卻變得非常吝嗇,這讓蘋果公司共同創始人沃茲深惡痛絕,選擇主動遠離他。
蘋果公司早期的軟件工程師們都知道,史蒂夫心中并沒有什么成就感,而是背負著巨大的挫折感。他沒有研發出什么產品,也沒有展現什么管理或營銷方面的人才。“在早些時候,沒有人知道史蒂夫整天做些什么。他偶爾在員工面前出現一次,卻總在那里發表長篇、激烈的抨擊演說。”
蘋果公司早期產品的專利權屬于共同創辦人沃茲,沃茲的家人都反對他把發明技術交給喬布斯,他們認為:“喬布斯是那種人,覺得自己理當一上來就占據高位,不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從基礎做起。”
沃茲在回憶錄中,也表現出對創業初期喬布斯的失望。他認為喬布斯從一開始就欺騙過他“我與史蒂夫平分了第一筆生意所得的700美元”,“后來我發現史蒂夫得到的并非他所說的700美元,而是1000多美元”。
喬布斯創業早期常被批評為脾氣壞、頑固、倔強、喜怒無常。但莫里茨在《重返小王國》書中反問到,在哪個時代,有哪個人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沒有這些性格特點呢。
《重返小王國》沒有描述到的后續故事有喬布斯被趕出蘋果公司的一幕。史蒂夫的任性以及這種自我為中心的工作作風得罪了太多的人,讓他迅速走向危機,這讓董事會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掠奪其在蘋果公司的一切公職。
后來,喬布斯說:科技改變不了世界,孩子才能改變世界。“一個人成為父母以后,他的人生觀就發生變化了。這就好像你內心身處突然多了一種奇怪的力量左右你的思想一樣。對凌亂紛爭的大千世界,會有一種以前絕對沒有的感覺”
有人評價說,他明白了一切,這就是新時代的史蒂夫·喬布斯。創業的失敗使他變得謙遜了,孩子們的出生使他變得溫和了,而年齡的增長也使他變得更加成熟了。雖然他還可能剛愎自用,還可能像以前一樣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但重要的是,他已經意識到工作是大部分人做的“蘋果公司就是一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