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風聲不斷加緊,房價未來走勢如何?房地產是否還能成為財富增值的護身符?房地產投資商、資深地產評論人士、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楊少鋒是個堅定的看空者。
《中國經營報》:房價在5月中下旬出現反彈的跡象,你怎么看?
楊少鋒:房價似乎不會降,或者說,降了一定還會漲,開發商們幾乎已經形成共識。因此,對于政府的調控手段,多數開發商并不理睬,關鍵在于他們手中有錢,“錢多人膽大”。但是,房地產行業的命運已經牢牢地與通脹捆綁在一起。在“戰通脹”的政策思路下,房企唯一的出路是:“莫要死扛,順應政策降價,以換取政策寬容。”
《中國經營報》:開發商“錢多”,是否說明房價不太可能下跌?
楊少鋒:房地產之所以暴利,關鍵在于資金杠桿的撬動。用自己的資金拿地,施工和供貨商的資金蓋房,銀行貸款維持公司運營,而商品房的預收款則提前把利潤套現,使開發商可以用購房者的資金來擴張。
但在信貸提高、開發貸從嚴、通過銀信合作獲得新增貸款的渠道受阻、上市房企融資需審批、各種資金被嚴格控制流入房地產行業后,商品房預售款已經是開發商唯一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款項。但這也正受到政策的監管。如北京規定的預售資金監管使用,將立刻抽走一個房企將近40%的資金,房企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可以預見,至少未來一年內,中國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將會越來越緊,調控措施將圍繞兩個中心環節。一是改善供求矛盾,通過限購封殺投資和投機需求,通過加大保障性住宅以增加未來競爭和供應。二是收緊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鏈條,在限制銀行向房地產輸血的同時,針對房地產第二融資平臺的股市和信托,也將采取前所未有的從緊政策。
《中國經營報》:房地產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楊少鋒:開發商從來不會因為房子賣不動而降價,只會因為缺錢而降價。2008年,恒大、碧桂園(行情,資訊,評論)在廣東推出6~7折樓盤時,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是資金鏈瀕臨斷裂。2011年的調控,政府下了前所未有的決心,必須在短期內讓房價回落。降價,第一次成為中央政府調控房地產的目標,而所有政策的核心,正是讓開發商“缺錢”。
預計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大量的房企將因為資金鏈危機而瀕臨困境。這一輪調控,不僅是中小開發商可能被淘汰,一些大中型的房企甚至于上市房企,如果不能看清形勢,秉持“現金為王”的經營理念,也將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