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好的。龍豐紙業由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濮陽市建設投資公司等五家股東共同出資組建的,注冊資金56306萬元,占地566畝,員工800人。林紙一體化項目是河南省、濮陽市工業結構調整標志性項目,2006年8月30日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批復。該項目總體規劃為30萬噸/年楊木化機漿、50萬噸/年高檔印刷紙、100萬畝造林基地,總投資達50億元。
記者:河南已是造紙大省。在我國造紙行業面臨洗牌整合的形勢下,推出此項目的戰略意義何在?
劉總: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促進河南造紙工業結構和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為灘區、沙區農民脫貧致富開辟新途徑,同時對治理黃淮流域水污染,改善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提高濮陽市及周邊地區森林覆蓋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的系統工程。
記者:龍豐紙業年產30萬噸全木漿高檔印刷紙項目將于年底投產,業內同仁都拭目以待,請介紹現在紙機工程的進展及產品情況。
劉總:項目進度總體順利,單機調試于本月20日完成。產品主要是高白度、全木漿高檔雙膠紙、復印原紙及涂布銅版紙。本產品采用國際先進的造紙技術和質量控制技術,質量穩定;挺度及抗拉度高,能滿足現代高速單張及輪轉印刷的需求;尺寸穩定性好,多色套印準確,表面強度好,適用于各種宣傳品的印刷,包括各類中小學教科書、電腦打印紙、雜志、公司介紹和產品目錄等。
記者:國際市場與國內文化紙市場均可用“嚴峻”兩字來形容,目前不少國內大型文化用紙企業庫存積壓,價格大跌,市場似有恐慌心理,龍豐紙業在此時進入,劉總如何看待?
劉總:形勢確實不容樂觀,金融危機和國內市場低迷都被我們趕上了。但我認為關鍵是要冷靜頭腦,看清形勢,做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產品,了解客戶,了解競爭對手,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造紙行業關聯性強,我們只能變壓力為動力。關鍵是穩定質量,使各方面技術指標滿足客戶要求。同時建立一支完善的服務隊伍,請印刷廠專業技術人員為員工進行專業培訓,使造紙與印刷更好地結合。
記者:預估龍豐產品投入市場后大的困難什么?
劉總:剛投產時,產品質量可能會不穩定,客戶對新企業的認知度提高需要有個過程。通過以上措施,爭取在短時間內穩定質量。同時加強宣傳力度,縮短客戶對我們的認知過程。
記者:龍豐紙業戰勝困難、抵抗風險的大優勢在哪兒?
劉總:從整體配套上說我們有很強的競爭力,裝備水平不僅是河南一流,而且可列入世界一流。龍豐紙業有河南投資集團強有力的支持,不會因資金短缺導致企業運轉出現問題。它是國家扶持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正在申請通過FSC森林體系認證,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通過,這將確保我們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滿足客戶的多方面需求。我們實行條碼全程跟蹤,確保為客戶提供快捷、滿意的服務。
記者:我認為,銷售對一個全新的企業尤為重要,龍豐的營銷網絡是否已建立起來?
劉總:已建立起來。以龍豐紙業為中心,我們在全國設立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五個分公司,聘請了一些在造紙業內有豐富服務經驗的管理人員和銷售精英組成了我們的銷售隊伍。同時也建立了國際銷售部,目前外銷額占總銷售額的15%。
記者:龍豐提出的“銳智無限”、“銳力無窮”、“銳行無前”是否就是龍豐企業文化的核心?
劉總:是的。取“銳”字含義就是鋒利與果斷的用意;“銳智無限”,即聚集眾人無限的智慧;“銳力無窮”是化智慧為力量,彰現龍豐的實力。“銳行無前”,是集中了龍豐人的智慧與力量并化為具體的行動。更是點出了龍豐企業致力于服務國內外造紙及印刷業的發展,打造中原造紙第一品牌,躋身國際一流企業行列的決心與信心。
記者:您如何看待行業媒體及其作用?
劉總:我認為,企業與媒體應是互相依存的關系。《紙業周訊》是行業內一本很受歡迎的專業雜志。我覺得新企業更需要此類雜志的宣傳與幫助。我細閱后認為,如能增加紙張行業政策法規方面的內容,會更受歡迎。
記者:在全國紙張交易會上,請您對廣大紙業朋友表達自己的心愿。
劉總:龍豐紙業作為一個新企業,在生存與發展中會遇到很多困難與問題,希望廣大同仁多支持,多幫助,使我們企業很快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