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真格基金留學生創業創新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海外留學歸國創業,現在是好的時候;創業者需要一個平衡,一方面要很激情;另一方面要聽進別人的意見,選擇正確的方向。
我應該是中國老的創業者,48歲的時候出來創業。先做教授,再去三個偉大的企業,然后再創業;這是不對的,你們應該倒過來走,先創業,再創三個偉大的企業,退休以后當教授。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在過去20個月里做創新工場對創業的了解和領悟,以及對創業者、創業企業,尤其對海歸創業的一些建議。
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
今天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如果能抓住這兩個機會我們還是可以生逢其時的,只要我們愿意冒這個風險出來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創業的成功很大程度真的是要生逢其時,講得更細一點,要抓對機會,或者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
談PC,談互聯網,談中國,談移動互聯網,這些概念都很大,但其實你還可以談更細膩、更小的概念。前一陣與美國著名的天使投資者、被稱為"硅谷教父"的布朗康維交談,他說他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會分析未來兩年成功的趨勢,比如類似蘋果SocialGlobal的創業項目,他就會投,當然投資會有失敗,但成功回報仍然很高。所以,把握正確的時機,不要思考太多,把握住方向就跳進去,這是我認為要把握住成功的關鍵。
創業者需要一個奇特的平衡
創業就是人的事情,創業要看人,要看團隊,這也是要非常重視的??慈说臅r候,我們每個創業者考慮的都會是聰明的、有能力的、有激情的人。但還要注意,創業方向你一定要懂得比我多,否則我,還有整個投資團隊和分析師都不敢認同。當然,在很多不同的領域我們都懂一些,懂一些皮毛,甚至懂很多也有可能,但你在想做的事情里一定要讓我們看到,你比我們懂得多,一方面你要讓我們放心,另一方面你要讓我們看到你有毅力、誠意把事情想清楚,把市場、競爭對手、潛在的危機想的非常清楚。很多人說是執行力,這也是一種執行力,我們更多是希望看到創業的態度。
創業者需要一個奇特的平衡,一方面要很激情,做愛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聽進別人的意見,該承認錯誤的時候要馬上承認,馬上放棄走錯的道路和方向。那些我們所投的公司,讓我們看到發展,讓我們高興的應該就是那些看準了方向,抓透了細節,非常聰明,有激情,又愿意接受別人意見的創業者,當然,他要有完整、互補的團隊,而且他要有足夠的執行力。到今天為止,走的好、順的團隊符合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