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導向,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這是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日前在全國第二次科技大會上發布的重要講話。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環保部將加快完善五大環保科技標準體系。這五大體系即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環保標準體系、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環保產業培育體系和科技環保體系。
環保部近日印發的《加快完善環保科技標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其工作目標:到2015年,污染減排科技貢獻率達到55%以上;“十二五”期間修訂國家環保標準600項以上;完成30項重點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30項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和40項工程技術規劃;環境服務業產值占環保產業的比重達到35%以上;環保科技人才總量比“十一五”期間增長50%以上。
環保部將聯合財政部設定環保先進技術示范推廣資金,啟動規模為5個億,用于重點支持氮氧化物減排、PM2.5控制等技術研發和示范。下一步,將盡快出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
根據環保部的部署,環保部將選取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減排技術的創新試點,近期將出臺石油天然氣開采、鉛鋅冶煉、醫療廢物等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發布造紙廢水、垃圾焚燒等環境工程技術規范。
吳曉青指出,環保部將以環保服務業為重點,開展設計、建設和運營一體化和合同環境服務等新型服務模式的試點,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周生賢表示,環保部近期可選擇一些積極性比較高的地方,在土壤、河流和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合同環境服務試點。
此外,“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加大環保科技投入。以水專項為例,包括中央財政和地方配套預計會有100多億的資金規模。
更多關于衛生紙的政策技術等信息請登錄生活用紙網(www.almerichclassi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