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用的利達寬達總喜歡出點毛病,而且是經常性的,具體表現在間歇性斷網、成功登錄后卻無法上網、大部分時間網速非常慢。而且出毛病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任何預先通知?梢娫摴镜募夹g能力之薄弱,既無法確保網絡穩定,更別說掌控網絡可能出現的問題,基本上被自己的系統牽著鼻子走。
不過這家公司還能夠在一些小區里成功入住,并且還能長久的生存,甚至一些小區中無法購買其他寬帶服務商提供的服務,比如ADSL、歌華等,價格也并沒有優惠多少(保持在120元/月),其中的道理還是值得探究一二的,也即次品為什么也能舒舒服服地生存下去。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些劣質品往往還大行其道,甚至有的時候甚至沖擊優質品的市場。
其一,優質品不愿意提供服務,有的時候一些優質品可能認為某種市場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或者是進入的成本太高、利潤微薄,或者是自身的力量很難把手伸得更長,所以最終放棄了某些市場。
其二,次品擁有獨特的資源,建立了進入壁壘,導致其他優品不能進入。以寬帶服務的提供商來講,比如同小區物業建立了戰略性的合作關系,抵制其他寬帶進入。小區業主就只能有這樣一種選擇。但到底是否已經建立,還不好說,不過這是一種可能。
其三,次品可以通過價格等手段贏得一些消費群體的買單,價格低、收益小、利潤薄,也就沒有什么資金投入去改善技術與服務了。次品往往很難變成優質品,大多數是以死亡的命運告終,但對于創造這種次品的人來講,大多數時候賺到了一筆錢,可能還是大錢。盆溢缽滿后,知道早晚出問題,逃之夭夭,讓攤子交給新進入的次品提供商來維護。
其四,市場中大多數都是次品,已經淹沒了優質品,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優質品的存在,大家都有問題,都在搞假冒偽劣,都在搞亂市場,都只想賺一票就撤離。這個時候實在是沒有辦法,消費者只能暫時購買次品,最終可能會出現一兩個黑馬通過一些新的手段重塑市場,而這個黑馬要么成大器、成大業,要么被同行惡搞至死;或者是公共機構把這個市場收回去,進行重整規范。
最后還有一個原因,一些次品雖然在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穩定性方面比較差,但營銷做得好,把消費者說服了,也能引起一陣熱銷,不過其好景不會太長,很可能在最火的時候跌進冰窟里。
時下國內次品充斥的市場還不少,中國企業要有更大的進步、要能趕超國外企業,并且要想樹立全球標準,還要多自省、自查、自勵、自強。做營銷的同時,最基本的是保障產品最起碼地不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