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可是很多企業年年歲歲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很多企業即使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難得做大,于是往往都是歸根于市場競爭激烈,或者團隊執行不力。殊不知,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只所以往往長不大,更多的原因其實在于一些慣有的思維和做法。那么這些思維和做法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在這里我想就產品操作意識、網絡布局、品牌宣傳、管理等幾個問題做簡單闡述,希望能就此找出一些差距,提供一些理念的借鑒。
產品操作,照貓畫虎,不洋不土
我們姑且不去說外資企業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前期的市調,中期的測試,后期的樣板市場打造。中小企業在做產品的時候連最基本的市調都不會做,往往都是企業老總拍拍腦袋,或者得到某個信息馬上就著手操作,連最起碼的定性調研都沒有。這樣做的結果,典型的照貓畫虎,覺得是某回事,但是真正執行下來自然是個四不像。有一個企業,覺得現在市場上蛋白飲料的企業表現不錯,老板在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的鼓動下,也計劃上馬蛋白飲料。可關鍵是,以花生蛋白為主,還是以杏仁飲料為主抑或以椰汁飲料為主?是上袋裝,還是利樂裝或者是聽裝?哪個區域消費哪種口味,哪個包裝?這些問題都沒搞清楚,于是開始操作,那么結果的失利就再自然不過了。
大家都很喜歡拿破侖的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于是很多企業也企圖心特強,動輒要做行業第一,行業翹楚。我曾經認識的一位企業老板,他的產品大概有七八個系列。于是,在他的名片上,他提出,這個系列要做行業第一,那個要做行業前三,另外一個要做區域老大,總之,所有的系列都要做行業的翹楚。這樣的企圖心自然讓人敬佩,可是關鍵是,這些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優勢?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全線作戰?同時,這個企業的產品都是市場上別人都已經做熟了得產品,本身并沒有什么差異的東西能夠借以突破。
其實在中國的市場上,很多企業對于新品的研發大部分都是跟風的多,看看別人有什么產品做得好了,馬上推出一個類似的產品,也算是本公司的一個新品了,然后什么包裝啊,操作方法啊,都去克隆,就這樣的手法還想打敗別人?更有甚者,大家都知道市場上有個C100賣的好,于是很多企業都上什么什么C,什么什么100,有一個大企業也推出一個XXC,可是一看產品品質和包裝以及廣告都稀里糊涂,就這樣還期望超越,唉,算是江郎才盡吧?
銷售布局好大喜功,通路建設貪多求全
很多企業,對于市場布局總是喜歡大的。大家都知道“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的道理,所以一上來,就喜歡做全國市場,甚至喜歡踏出國門,邁向世界。但是實際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于區域市場都做不好,談什么全國市場?所以實際操作中,還是建議企業從區域強勢品牌,到全國知名品牌,到全國強勢品牌的道路可能更適合更多的企業。
還有一些企業,對于“決勝終端”理解的非常透徹,也切實的認識到全渠道營銷的好處,不過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有些企業的產品并不適合全渠道營銷的需求,因為本身的層次根本沒有達到全渠道的需要,或者,企業缺乏做全渠道,尤其是現代渠道的人才,以至于在具體操作中交了太多的學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