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汽車公司的淘汰技術加上“劣跡斑斑”的中國制造,如果成為合資自主品牌的核心,那么自主發展就是偽命題。
合資自主品牌是什么?
中國汽車所要解答的這個問題,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或者前總統威廉·克林頓可以部分的回答。當然,這并不是說中國的整車制造商不能回答,而是他們不愿回答。在以利益為所有一切導向的目下,回答這一問題還列不到他們的日程上。因之,如中國許多問題都需要從外部尋求答案一樣,合資自主品牌的問題只能由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與白宮之間的故事來部分的解答。
美國東部時間2011年6月3日,奧巴馬在克萊斯勒俄亥俄州托萊多工廠錄制講話,他說在美國政府幫助克萊斯勒渡過難關后,這家汽車制造商很快從破產邊緣走出來,它不僅提前6年還清了政府的貸款,而且在白宮同意把克萊斯勒的股份出售后,克萊斯勒重新回到了私營狀態。
不僅如此,通用汽車也正在復興,大規模的資本與企業重整,已經讓通用汽車走上了正常的軌道。福特汽車也加大了工廠投資,增加了工人就業機會。整體而言,在白宮的幫助下,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重新煥發了生機”。
在奧巴馬上臺之初,為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尋求“改變”之時,他即為底特律的狀況所煎熬。在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之時,白宮依然決定拿美國納稅人的錢,為通用與克萊斯勒的未來埋單。奧巴馬與白宮知道,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對其政治生涯有多重要。除此之外,奧巴馬與白宮也知道汽車制造業對美國經濟有多重要。所以,當有人把通用汽車(GM)稱作國有汽車制造商時,白宮并沒有駁斥。
與奧巴馬一樣,1990年代初期,美國總統威廉·克林頓在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因日本汽車的長驅直入而喪失利潤時,他也坐上了開往日本的飛機,與東京以及日本汽車制造商代表團進行周旋。遺憾的是,即便克林頓醉酒也無法削弱日本汽車帶來的壓力。幾經波折,日本汽車選擇了自動限制出口策略。
當底特律再次遭遇金融海嘯沖擊時,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搖搖欲墜。這時,豐田歷史性的召回事件發生。在此一過程中,本田與日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召回,只是召回數量要遠遜于豐田而處于隱性狀態。豐田汽車的危機,給了底特律極好的機會。雖然沒有確切的事實證明,白宮與豐田召回之間有直接的關系,但地緣政治的因素從未從事件中消失。
把這種狀況與中國進行對照,會發現一個截然相反的結果。
在中國憑借逾1800萬的銷量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時,它喪失了對諸多事件根本性的決策。所謂合資自主品牌即是其中最為明顯的說明。
廣汽本田是第一個提出合資自主品牌的企業,之后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并沒有對所謂的自主品牌與合資自主品牌進行嚴格的界定,甚至部分政府官員還有意模糊兩者之間的界限。在經過一番觀察之后,合資自主品牌粉墨登場。
在廣汽本田推出理念之后,東風日產也借機推出了啟辰。諸多的合資汽車公司都紛紛效仿,一時間合資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筍般誕生。既然,連一個基本的概念都沒有分解清楚,更不用提及所謂應對的政策了。
政策層面的失語,成就了整車制造商、專家、學者的亂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