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喝了(牛奶)三次,就來存錢了”
“說實話,招行的創新是被逼出來的,不創新連活下來都難,更無法參與競爭。”對于創新,馬蔚華半開玩笑地說,招行創新文化的基因緣于招行的出身,招行是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銀行。
此前的“一卡通”、“一網通”已經讓大家認識了招行的創新文化。而馬蔚華對于創新文化也非常看重,盡管馬蔚華所談的創新看上去似乎不起眼,比如在大廳進行叫號,比如把咖啡、牛奶擺在營業廳內,“我們沈陽分行曾向客戶提供免費牛奶、咖啡。有的老百姓一看,免費的?喝吧,不做業務也來喝。我們盡管有些受不了,但也硬挺著。好在老百姓其實也要面子,他白喝了三次,就來存錢了。”
“銀行如不競爭,光手續費就能占到顧客收入的1%”
“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應該是個好事。”談及當前銀行業的激烈競爭,馬蔚華顯得非常淡定,甚至還講起一個例子:“我去過非洲一些國家,那兒的銀行的確沒有什么競爭,可是當地人在銀行辦理業務的手續費,就能占到全年收入的1%。”
在馬蔚華看來,競爭也是銀行業創新的根本,“招行已經24歲了,可以說是風華正茂,以前我們的一卡通、一網通的優勢還能保持幾年,到了現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可能一個月就被復制了。”“現在要實現創新,就是要比別人早想三五年。”被業內看做是銀行業創新推手的馬蔚華如此說道:“不能只滿足當下的需求,更要能滿足客戶未來3~5年的需求。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要基于這方面的判斷,等到別人都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優勢。”
“私募股權基金幫我們過濾了一層風險”
談及銀行業的風險,馬蔚華感觸極深。1999年3月12日,距董事會正式任命馬蔚華為行長還有6天,一則謠言在招行沈陽分行引發了為期13天的客戶擠提風波,這在國內銀行業還是比較罕見的。
“銀行是高風險行業,必須要有鐵的制度,但也不能迷信制度。”不過,馬蔚華對于風險的看法頗為辯證:“在一定的風險容忍度下,收益最大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馬蔚華就顯露了這樣的辯證思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已不僅僅是響應國家號召,對銀行來說也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他表示,由于大企業不愁貸款,定價話語權更多的是由他們掌握,銀行的回報率也被壓得很低;而中小企業利率可上浮,對銀行來說具有更高回報率,但這同時對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銀行不可能不考慮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認識你的客戶,提供可以對應的產品。”
總結:有人說金融是最復雜的游戲,駕馭游戲的人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閱歷和學識積淀,若想成為游戲的佼佼者,還需要有異于常人的創新和突破能力。
已經在中國最令人矚目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行長這個位置干了12個春秋,帶領招行成為全國第六大商業銀行,躋身全球前100家大銀行之列的馬蔚華,或許正是這樣的佼佼者。日前,馬蔚華在西安索菲特酒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