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PPTV而言,前有已上市的優酷網和酷6網,后有上市路上的土豆網、奇藝網,以及多年來一直在等待最佳時機的迅雷網,PPTV在此時創造的天價融資,無論如何都讓人覺得發了瘋。
2011年2月15日,視頻網PPTV(原PPLive)宣布接受日本軟銀2.5億美元的注資。據說,這是2006年谷歌收購Youtube之后,全球視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軟銀在PPTV的持股比例為35%,此輪投資中對PPTV的估值超過7億美元。而就在兩個月之前,優酷網在紐交所IPO,也只不過融得了2.19億美元。
中文互聯網的很多事情,都由于開始得匆忙而沒能做冷靜的總結。
對于投資者而言,PPTV意味著什么?又怎值得這么大規模的投入?
模式解剖:網絡電視是什么
雖然同為網絡視頻服務提供商,但是與優酷網、土豆網等視頻網站不同,PPTV是一款基于P2P技術的網絡電視軟件,其主打節目是包括傳統電視臺的體育、動漫、電影等長視頻內容,同時又支持對海量高清影視內容的“直播+點播”功能。
在國外,由于商業電視市場的成熟,收費電視仍然是專業、高清、高品質的視頻內容發行的主要渠道,而Youtube主要是作為個人視頻作品的集中平臺而出現的,以這種區別于主流影視作品的差異性定位,使其在互聯網時代迅速成為視頻網站的一個標桿,資本市場也對其認可極高。
而在國內,網絡視頻領域所面臨的市場機遇顯然有所不同,除了優酷網、土豆網等類Youtube模式,專業性收費電視的發展滯后,為互聯網電視模式的生長提供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高清、流暢、高品質的影視收看需求,催生了傳統電視渠道之外的互聯網陣地,從起初的不甚理想到PPTV、PPS和迅雷等大量的客戶端類視頻播放平臺的誕生,這個陣地正逐漸變得完善和強大。在這種格局下,以優酷網、土豆網為代表的視頻媒體型平臺,以PPTV、PPS和迅雷為代表的網絡電視型平臺,呈現出交相輝映的行業特征,兩種模式下,彼此有所滲透,但是各自差異化的平臺特征又決定了差異化的用戶群體和使用習慣。
對比優酷網等類Youtube模式的媒體型平臺,網絡電視型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用戶對影視作品的需求來自對電視、電影等傳統成熟渠道的轉移,這種需求比類Youtube網站的視頻新聞、個人播客等內容要更穩定、更具黏性。在影視作品從傳統渠道向互聯網平臺轉移的過程中,基于客戶端技術的網絡電視型平臺,將比媒體型視頻平臺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和習慣。
根據i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PPTV網絡電視平均每人每日觀看視頻時長已超過2.3小時,大約是其他主流視頻分享網站的5倍,是社交網站的8倍,是門戶網站的10倍。
雖然網絡視頻行業中總是喜歡將兩種平臺形態下的企業放在一起進行討論,二者之間在影視作品版權以及用戶的爭奪也頻繁出現交集。但事實上,優酷網、土豆網等類Youtube網站誕生于互聯網信息傳播多媒體化的趨勢,而PPTV等客戶端類網絡電視平臺卻是對傳統電視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收編,二者有著較大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