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吉林市工商局昌邑分局虹園工商所執法人員對吉林市日雜批發市場進行了一次檢查,主要是檢查一次性衛生用品。行動中,共查扣“三無”一次性餐盒一萬余個,餐巾紙50包,各類一次性紙杯、塑料杯兩萬余個。
“你們出售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是從哪里進的貨?”面對昌邑分局虹園工商所執法人員的詢問,吉林市日雜批發市場一商鋪老板回答:“這些杯子、餐盒是從沈陽那邊進的。”
工商執法人員表示,這些紙杯、塑料杯、塑料餐盒的包裝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老板出示進貨手續和企業執照。老板辯解說:“當時我們覺得貨進得少,就沒要手續證書。再說這些東西也就是一兩毛錢一個,根本沒想那么多。”
工商執法人員解釋說,這些是消費者直接接觸的產品,都是用來盛裝食品的,一定要按照規定進貨,不但要證件齊全,衛生也必須要達標,就是賣一個,也要有相關的證件。聽后,商鋪老板啞口無言。
隨后,昌邑分局虹園工商所執法人員又來到一家出售餐巾紙的商鋪。這家的老板表示,餐巾紙是從長春進的貨,都是正規廠家,但同樣拿不出廠家的供貨發票及營業執照復印件。
隨即,工商人員抽出一張餐巾紙,放在手里搓了搓,又對著陽光看了看,對商鋪老板說:“這些產品從外包裝上看就不符合規定,既沒有標明廠名廠址,也沒有出廠日期和保質期,更沒有QS標識,屬于‘三無’產品。另外按規定,單張餐巾紙兩毫米以上的漏眼不能超過3個,在揉搓跟撕扯后也不能有紙毛,這些餐巾紙明顯不合格。”
據虹園工商所所長張強介紹,吉林市日雜批發市場出售的一次性紙杯、塑料杯、塑料餐盒等衛生用品,大多數屬于“三無”產品。此次檢查行動,工商所共查扣“三無”一次性餐盒一萬余個,餐巾紙50包,各類一次性紙杯、塑料杯兩萬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