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恒安以細分品牌占據優勢,在中國廣袤的內陸腹地,金佰利、寶潔等全球巨頭奈何它不得。
陳曉平 廈門、北京報道
截至2月23日,恒安國際(1044.HK)的市值高達860億港幣,單以市值來衡量,這家紙業巨頭超過中國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比如,聯想集團(微博)(0992.HK)和中興通訊(微博)(0763.HK)。
在紙巾、衛生巾、紙尿褲等多個生活用紙領域,恒安以細分品牌占據優勢,在中國廣袤的內陸腹地,金佰利、寶潔等全球巨頭奈何它不得。2010年,中國人均生活用紙的消費量只有3.48千克,美國是25千克,西歐和日本為15千克,恒安的成長還在路上,其中期目標是,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
恒安起家于福建晉江的安海鎮,行政總裁許連捷常自嘲創業團隊中“沒知識分子”,早年的崛起帶有典型的“草根”氣質:懂產品、近市場、接“地氣”,可是缺少流程和規范化;其漸次革新的歷程,展現了一家本土消費品公司精益化管理后所具有的潛能。
勸退41位創業元老
1999年,時任恒安集團副總經理的吳世界全家遇害,公司從管理者到員工要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150多個刑警在公司待了五個多月,真是挖地三尺,連著辭退回家的人員到外邊起哄傳謠言,真的讓人無心管理。”許連捷回憶當時曾心力交瘁,一度回到農村的土屋居住。恒安陷入“無政府狀態”,各個崗位都在自由運作,腐敗盛行,倉庫管理人要供應商的紅包,搬運人員要紅包,不給就不好好裝車。
當時,正處于恒安“謀變”的節點。
1985年,恒安主動轉型,從一個家庭手工作坊式的服裝廠轉向衛生巾制造,“那時候,晉江家家戶戶都是小規模服裝廠,我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賺了一點加工費,自己連服裝打樣都不懂,經常到現在的柒牌公司,用摩托車把他們的創始人拉來作指導。”許連捷事后回憶說。
得益于行業快速發展和恒安的進入時機,轉型后的恒安迅速發展。但是,在一路奔跑13年后,公司陷入增長的瓶頸,1998年恒安的營業額為13.1億港幣,1999年-2001年間,一直在11億-12億港幣之間徘徊。公司管理百態叢生,缺少必要的制度流程,而關鍵的“癥結”即便在當下都頗具代表性。
在總部,創業元老習慣傳統的運作方式,家族管理將革新的動力化作無形,“公司七大姑、八大姨,親朋好友眾多,明明知道管理上出現瓶頸,很多感情割舍不開,要繼續發展很難。沒有一套比較透明的流程和制度,用人靠關系,專業人才進不來。”許連捷說。
地方上,恒安采用“分公司制”的管理模式,在10個省市設有分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盡管財務上總部集權、總部控制,財務人員也由總部派駐,但在業務上分公司有絕對的自主權。總部派出分公司老總可以自建管理班子,儼然一方諸侯,恒安華北區總經理劉福順形容說,“一個分公司的老總兼管生產、銷售,各地方各自為政,缺乏整個系統的支持,又由于家族管理,人選的標準往往也模糊。”
許連捷敏銳感受到,這種狀況不可持續。1998年,他力排眾議完成恒安在香港IPO,“上市有很多條款要求,比如說關鍵崗位親屬回避,包括股權明晰等等,這些有助于恒安的規范化。” 由于是鎮辦企業,恒安有幾十個創業元老,僅1999年上半年,恒安就勸退了其中的41個,其中有許連捷的舅舅。
在高管遇害的調查結束后,許連捷再次出山,核心的變革就是加快人事調整,“老板親自動手,勸退能力不足的親戚朋友,全部走職業經理人的道路。”劉福順說。2002年7月,恒安聘請美國湯姆斯公司,開始推動管控架構的調整,逐漸確立了“準事業部”的體系。傳統的事業部的功能涵蓋生產、品牌、銷售,功能相對獨立,但是,恒安的體制與眾不同:生產跟銷售隔離,其紙巾、衛生巾、紙尿褲三大品類的生產由生產運營部管理,集成共享,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要做結算;事業部主管品類的研發和營銷推廣,調整大大加強了集團管控的力度。
人事和管控架構調整很見效果。“2002年,公司高管會提動議,說2007年銷售要變成50個億,大多數高管都抱著懷疑的態度,其中銷售總監死活都不贊成的,說‘把我打死都不完成’,結果,2007年銷售達到了56.9億港幣。”許連捷說。
“一圖三表”的管理工具
頂層設計在2002年7月后順利推進,但是,基層的管理拖延了三年。
2002年,許連捷曾經在銷售系統嘗試過“一圖三表”,這是基層業務人員日常工作的一個管理工具。其中的“一圖”為戰略地圖,基層業務員會同客戶經理,就所管轄門店的線路形成一張地圖,恒安要求業務員形成固定的拜訪線路,每天拜訪30家左右的門店。一個業務員正常會管理150家到180家中小門店。
“三表”指的是三種不同作用的表格:客戶檔案表,所拜訪門店的基本情況;分銷出樣表,記錄門店中恒安產品的出樣情況,不同類型的門店都會有一個商品出樣的標準;銷售進度表,記錄業務員每天拜訪門店所取得的訂單以及銷售進度。
恒安超過150億億的銷售額中,相當部分就依靠小額訂單的“細水長流”,一家門店一天可能就賣幾塊錢、幾十塊錢的貨品,基層人員及時的信息采集尤顯重要。“集團要求業務員要做規定性的常規拜訪,一圖三表可以管控基層業務員的日常拜訪工作。”劉福順說。
拜訪一般會向店主詢問銷售情況,推薦新產品信息等,同時進行訂單收集。一般大型全國商場有獨立的訂單系統,恒安可以定時去訂單系統查詢,但大量小業主的訂單,只能手工下單,恒安的業務員將訂單采集后,錄入訂單系統,然后由當地的代理商接手供貨結款的事宜。
“一圖三表不是我們獨創的,也是學可口可樂、雀巢的,起初在廣州用了半年,前后三批業務員,幾十個幾十個的跑,都不愿意用。我親自跑了趟廣州,帶著一個專家和一個顧問公司,在廣州待了五六個月,把那些人都整跑了,我就說暫停吧。”許連捷說。劉福順如此解釋了基層人員反抗的浪潮,“基層業務員一般填這個表很累,每天按照固定線路走,就沒有靈活的余地,自由慣了的人,給他一定的束縛,就會造成一定的反彈。”
2005年的一宗小事堅定了許連捷重拾這個工具的信念,當時他遇到一個經營者的投訴,說恒安的業務員兩三個月沒去門店,結果斷貨了。于是,許連捷重新在石家莊做試點,授權區域老總直接向他匯報,把“一圖三表”的制度建立起來,在公司全面推廣。據說,現在80%-90%的業務員會嚴格執行“一圖三表”,其履行情況是考核這些大區老總的重要指標。
管理15000個推銷員
在恒安,5-10個業務員組成一個辦事處,設立一個辦事處主任,其管轄的范圍往往是一個地級市,比較大的地級市設立經營部(經營部與辦事處的區別在于,前者由獨立的財務人員、倉庫和場地,在當地注冊經營,而辦事處則是一個主任帶幾個業務人員在當地駐點),若干辦事處和經營部形成一個省區,而不同省區隸屬于全國9個銷售大區。依靠這層層架構,恒安在國內建立了一張令人生畏的銷售網絡,有大約15000位業務員,直接或間接管理了超過70萬個銷售終端。他們做好拜訪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助于恒安的產品牢牢占據貨架,成為后進者難以逾越的一道壁壘。
“我們會根據每個門店的平方數,就陳列量、單品出樣等進行達標考核,比如門店大,那么陳列單品數量就要多。70萬個終端當中,達標門店要超過50%。”許連捷將恒安終端的服務能力視作一項核心優勢,“寶潔、金佰利,都靠批發去鋪店,如果要管1.5萬個業務人員,他們頭都大了。”
對于劉福順而言,“一圖三表”的執行情況會影響到業績,并直接影響到其個人的升遷。通過用友參與構建的信息系統,恒安可以實時了解每個大區的訂單表現,“公司總部對業績的追求抓得很緊,每天都會跟蹤銷售數據,恒安十天一盤盈,每十天總部就一個郵件下來了,告訴你目前在9大片區排行第幾、銷售預算的完成率,從1月1號累計到現在,你的完成率排第幾,同比增長排第幾等等,同時對全國30多個省區銷售部進行盤點。”
恒安的體量已經不小,許連捷一直保持著警覺。前年,北京一家商場沒及時回款,華北區就停止了合作,可停止供貨沒幾天,負責銷售的總監就收到許連捷的短信,詢問那個商場缺貨已經非常嚴重,到底是怎么回事?劉福順評價自己的老板,“市場走得少了, 但他有各種社會關系了解一線。”
而恒安銷售網絡的價值依然有著持續放大的可能。2008年,恒安“跨界”收購了親親食品,已有多款護膚產品在多省試推,當被問到是否會持續擴充日化生產線時,許連捷回答說,“只要屬于快消易耗品,我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恒安集團:教父的刀鋒
“1985年創建恒安時,公司沒有多少人才,財務借用的是鎮辦企業的會計、出納,會計來自靈源茶餅廠,出納是豬飼料加工廠的,倉庫管理員是個老 頭,大家幾乎接近全文盲,我算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但還沒有拿到小學畢業證書。” 談起創業期的草莽班子,恒安集團總裁許連捷的調侃中仍流露出幾分自豪。
福建晉江以運動服飾品牌聞名,但這里最大的民營企業卻一直是從事紙業的恒安,許連捷個人有晉江“商業教父”之稱。恒安的一大標本意義在于,平民 出身,有著貼近市場的天然基因,卻能持續更新,不斷推動公司的“自我改良”,這點在民營企業中尤為不易。在專訪中,許連捷分享了他個人管理公司的一些樸素 想法。
制度為先
《21世紀》:1999年,由于高管出了意外,公司出現了管理的空檔期。當時人心渙散,無人管理,維持基本運作的關鍵在哪里?
許連捷:半年時間的管理空檔,沒人管理,沒人過問事務,但是財務始終沒有亂,財務做得認真、規范、嚴謹,企業高層能以身作則,制度延續性比較好。
過去我看不懂財務報表,填報銷單都不會,一張報銷單要填幾十份才合格。有一次填報銷單我干脆當著出納員撕掉不報,結果人家以為我生氣了,我說,“我不是生你的氣,是生自己的氣”。
制度是人定的,一套制度要延續下來,關鍵是領導者、一把手首先要遵守,從自己做起,不然制度形同虛設。恒安很多制度定了到現在都沒有改變,比如招待客人,吃飯、喝酒可以,送點小禮品可以,但不能去唱KTV,不準去娛樂性場所,這是1988年臨時追加的一個制度。
《21世紀》:這條規定的初衷是什么?
許連捷:沒有什么初衷,就是發現這個非常危險。如果去娛樂可以報銷,自己員工都會墮落,去唱K、去泡吧誰不喜歡?如果客人沒想到,員工都會主動提醒要不要陪你去。
恒安也嚴格管理“公車私用”,私用可以,得出錢。以前沒有私車,婚喪喜慶,你嫁人、娶媳婦,公司的小車可以給你送新娘,沒問題。起步30塊錢, 超過15公里,1公里2塊錢,現在“公車私用”還是這個價錢,就是制度。恒安原始股東多,但是第一管理者都執行了,底下的股東就很服氣,制度能夠執行到 位。
身體力行
《21世紀》:恒安現在一線業務人員超過1.5萬名,這么多人如何來管理?
許連捷:以前我親自給銷售人員培訓,強調三條:第一,經營者不能詆毀競爭對手,只能說自己怎么好,怎么漂亮,你不能說別人不行,這是一個商業道 德行為;第二,產品賣出去,錢拿回來,要跟蹤到產品的流向,對公批發、零售小店還是百貨商場?要清楚產品的流向,終端最終反應如何,業務員清楚了解,才可 以及時糾正我們的錯誤;第三,對于提意見的投訴者,把他們當老師,每一個投訴者原則上都要當地主管去見,把情況記錄回來。曾經有一個上海交大法律系的大學 生,寫投訴信,開頭就痛罵“你們這些廠長沒腦殼……”后來說到她的尷尬過程,你就能理解,但是,就因為她,恒安在行業第一個推出夜用衛生巾。
《21世紀》:恒安對于購買外部咨詢服務比較早,花錢也不少,民營企業購買無形的管理服務往往不在意,你怎么看這個難題?
許連捷:單純靠內部提升肯定是不行,要懂得這個風險。咨詢人員進來,他們是刀,我們是操刀者,真正推動還是自己。首先我們要接受改變。
不管請什么顧問公司,關鍵在于你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當我需要刀來把這些臭肉去掉,真正操刀者還不是企業的一把手?咨詢公司走了以后把刀留著,你不需要花錢一樣能繼續走下去,關鍵是我們愿意不愿意改變。
《21世紀》:你愿意改變,公司其他人不愿意,你怎么辦?
許連捷:觀念確實不容易轉過來。推行“一圖三表”的時候,公司銷售總監就認為業務員在外面跑已經很辛苦,你再叫他去規劃好時間,把下周訪問客戶 的路線畫出來安排好(很困難)。設計這個表格便于記錄,有利于業務員的回顧、總結,但是,領導者如果想不通,就很難貫徹,有時候他還要發牢騷,為業務員抱 不平,那些業務員肯定不干了。2005、2006年推廣標準的時候,我就當一個先導員,每一個片區都跟辦公室經理開會,每個人都要跟他們“打拳頭賣膏 藥”,問他們這么好的工具,怎么不去用?
專注核心
《21世紀》:恒安的銷售網絡,有沒有區分一、二、三線市場,去做渠道的分層?
許連捷:我們沒分一、二、三、四線市場,也不知道這些市場是什么,只知道直轄市、省會城市,只要有人我們就去賣。衛生巾領域很多都是倒過來的, 最窮的地方可能賣最高端的,比如,最普通的安樂賣得最多在上海,我們自己都想把這款產品斷了,不賣了,可安樂就有這部分的人群。前一段時間,歐洲的GP公 司拿了一款夜用產品叫我們加工,這些產品線我們都淘汰了,要加工這個,我們設備都沒有。
《21世紀》:恒安現金流非常好,2008年并購親親食品后沒想做更大的投資?從來沒考慮介入到房地產?
許連捷:我要考慮到有沒有駕馭其它企業的能力,我要考慮有沒有資源把企業做得更好,如果沒有,我不買。直到現在,恒安不會盲目擴張,我就守著衛生巾守到底了。
我的孩子都不接我的班,自己搞自己的事業。你說到房地產,有一個“聯捷地產”,是我兒子搞的,跟上市公司沒有關系,從不過問,我連家里面的裝修、蓋房子都不過問,整天跟衛生巾、衛生紙打交道,就想把這個做到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