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究竟如何在復雜的社會轉型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規避風險、安度危機,保持穩定的發展?以下是民營企業家就必須避免容易犯的十個錯誤。
一、讓別人成為自己的決策者
誰在支配民營企業家的思考?通常,媒體、分析師、標桿的報道、分析和行動非常容易影響到民營企業家,進而演變為民營企業的舉措。老板們在經營企業的時候可以參考前三者的意見,但不要讓別人成為自己的決策者,要保持自己的思想,要有獨立的判斷。這就像爬山,如果爬山的時候不看別人,只管考慮自己的步幅、心跳和呼吸是否能配合好,這樣的話總能走到別人的前面。而如果采用暴走式,暴走一段停下來,看看別人,又繼續暴走,這樣不僅打斷了節奏,也會損害自己的身體。
二、片面講求忠誠,建立人身依附
在民營企業家眼中有一個普遍的誤區,用人喜歡用忠誠人,他們會用自己的親人、熟人、故舊,但事實上“最可靠的是最危險的”。這種誤區的形成是因為社會轉型環境處于動蕩,缺乏對外部制度的安全感,人就想要獲得由情感、血緣、人生依附在內部的穩定。事實上,忠誠是不存在的,也不幫企業家賺錢的。民營企業家用所謂的忠誠人,必將形成小范圍的特殊利益團體,抑制組織變革、組織規范的制度,這是最危險的事情。所以千萬要相信對制度的忠誠、對價值觀的認同,而放棄對個人的忠誠。
三、公司戰略缺位,只有獨裁者
民營企業當中不大重視組織、制度、價值觀,而相信老板個人的能力超常發揮。要記住領袖不創造財富,只有制度才創造財富。民營企業家要相信在公司建立一種好的治理結構和制度,能夠幫助企業的發展,而不是將自己置于領袖的地位,讓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如果將一個公司當作一個人,那董事長要管的是脖子以上的事情,他要會看方向、看未來、把握價值觀、架構組織、管理人才。脖子以下的是產品研發、制造流程、服務、營銷等這些都不該由董事長來管。董事長最重要的三件工作是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算別人算不清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四、迷信腐蝕政府工作人員
很多民營企業特別迷信腐蝕政府工作人員,通過腐蝕干部來擴大自己的利益。作為一個生意人,經過我的算賬,腐蝕政府工作人員一點都不賺錢。首先不說是否能通過腐蝕干部來擺平事情的風險問題,只要企業家企圖這樣做,公司的管理在混亂、產品的質量在下降、服務的水平在落后,這都是一種無形的損失。如果把企業建立在腐蝕政府工作人員的基礎上,一方面將面臨無限多的是非,另一方面更會忽視企業的正常建設。
五、迷信關系
民營企業家不能太迷信關系,很多時候企業家忙于和這個人吃飯、和那個人喝茶。也就是說企業家拉那么多關系都是公共關系,而不是私人關系,至于這些公共關系是否有用很多企業家沒有考慮到,而是出于一種錯誤的思維習慣。比如一個人開車闖了紅燈,那被罰錢就沒事了;但如果這個人認識警察,通過關系免去了罰款,事后請這個警察朋友吃個飯也沒事了。但其實兩者的結果是不同的,前者會記住這個教訓以后不闖紅燈,后者則得不到任何教訓,說不定以后開車會犯更大的錯。這就說明迷信關系不僅花了錢,還會造成組織內部渙散、成本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