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失敗換來的教訓,希望能對準備在創業的朋友有幫助:
1.一定要對項目進行客觀,充分的論證;計算日均成本,可能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這個要做客觀調查);了解預備上馬的項目的基本贏利模型,比方日均成本不能超過什么水平,日均營業收入不得低于什么水平。
2.根據第1條所得出的結論,在進行商業談判時一定竭力爭取到無限有利于自己的條件,所謂有利于,就是成本越低越好,現金投資越少越好,自主權越多越好,靈活性越大越好(這里面其實有很多具體的東東,如談店租的支付方式),在商業方面的任何談判你都要強硬,因為此刻是你拿錢出來投資,選擇的主動權在你手中,絕不可因為急于在某個時間生意開張,而輕率談定某些條件。
3.盡量在宏觀經濟往上走的地方做生意,不在宏觀經濟往下掉的地方做生意。本人發現這里面有個很微妙的事實,即一個地方的消費水平(直接關系到項目運作的各項成本)的走向總是滯后于此地的宏觀經濟水平的走向。也就是說,若一個地方的宏觀經濟(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消費能力)往上走,它的商業成本(如店面租金,店面轉讓費,裝修方面的開支等等)卻不會緊隨其后往上走;相反,若一個地方的宏觀經濟往下掉,它的商業成本卻仍然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其原來的水平。這兩種反差所造成的項目投資環境無須本人再細說,各位看官應該已經很明了了。
4.在正式投資前,一定要想到失敗:假如失敗怎么樣輕松而小損失甚至無損失地退出;你的錢盡量不要被任何東西套住;給足自己變通的余地。
5.再次強調客觀,在任何業績面前,不能過于樂觀,也不能過于悲觀。(這一點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本人也沒有高明的辦法教大家,可能要看個人閱歷和經驗吧,當然也可以多向老行家學習,但在請教別人時要有自己的主見,唉,這又很難了)確實,生意是熬出來的,所以,在生意不好時,不能心慌,要多分析不好的原因,是項目不適合你選定的環境,還是你沒有很好的來操作你的項目,如果結論是后者,那你就應該熬下去;但是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要當機立斷,馬上著手撤兵咯,這個時候切忌戀戰,而且撤兵時萬不可倉皇而逃,而應該從容不迫,將損失降到最低;一句話,要沉的住氣。
6.一個策略要堅持到底。其實很多時候,你事先精心設計的策略是正確的,只是任何策略在落地的時候都不會馬上貼在地面上,它會跳幾下,在它跳的時候你不要誤以為它落不了地。任何策略要發生積極作用都需要時間,這再次印證了生意是熬出來的這個道理。你要是確定了一個策略(包括顧客定位、價格定位、產品定位、促銷手段、顧客服務、用人策略等等),就要堅持下去,不要老改動,你要是改來改去,結果會越來越糟,遲早一天,你會發現其實你最初的那個策略是對的,可是往往那時侯已經晚了,因為有些事情是講究開頭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