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展完全脫離了馬云意想中的軌道。
阿里教主,這個小個子的“外星人”,似乎從來不在意別人的評價。無論是去年的“雅巴之爭”,抑或是今年的“衛哲引咎辭職”,無一不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而馬云都可以保持淡定。
但這次不同,6月14日,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云“被逼”現身,為的是主動澄清一件事,而這已是馬云就此事第三次對外界有選擇地講出一些支付寶股權變動的真相。
“這是一個不完美但最正確的選擇。”馬云說。
馬云、軟銀掌門孫正義、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三位昔日好友,在多年合作之后暴露出更多的意見分歧,特別是在面對百億美元的資產時,不可能再將友情放在首位。
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旗下淘寶公司分拆為三個獨立公司,外界看來,馬云也許已在考慮用上市來作為利益交換,換取控制權的變通之術了。
三次現身 馬云講述不完美的故事
在緊急情況下,馬云和管理層單方面終止“協議控制”,支付寶與軟銀、雅虎不再有任關聯。但軟銀和雅虎并不甘心被踢出局,被動接受補償方案的談判。于是三方不得不選擇在未來的談判桌上一決高下。
5月11日雅虎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文件中披露,其持股的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移到了馬云控股的一家新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公司中。5月12日雅虎聲明,該公司曾于3月31日接到阿里巴巴集團關于“支付寶股權轉移”的通知,但此舉尚未知會阿里巴巴董事會或股東(包括軟銀),也沒有得到批準。雅虎指證阿里巴巴在大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盜竊”了支付寶的股份。
這一聲明的出現,無異于將馬云陷于情理法三項敗局之中,由此,他也背上了“愛國流氓”“背叛契約”等罪名。
5月14日,在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上,馬云第一次公開回應這件事,稱支付寶轉移過程中“三年來董事會一直參與討論”。他還表示,假如支付寶不合法,沒有拿到支付牌照,淘寶就會癱瘓,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團和股東的利益。
6月2日在美國舉行的D9論壇上,馬云也未回避這個話題,并接受了媒體的采訪,主要表達的意思是:“雅虎想的是為雅虎的股東負責,軟銀想的是為軟銀的股東負責,但我要考慮所有的股東,總要有人出來扛起責任并且把事情推進下去。阿里巴巴做事的原則是100%合法,100%透明。”
在前兩次的公開表態中,馬云都只談了大的原則,而沒有就事件本身的事實對外透露過多。但外界的猜測卻越來越多,也開始提出了對阿里巴巴誠信的質疑。特別是在財總編輯胡舒立的文章《馬云為什么錯了》發表之后,馬云再也沉不住氣了。
支付寶原本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雅虎、軟銀通過對集團的持股間接持有支付寶的股份。按照6月14日馬云緊急召開記者發布會的解釋,支付寶的第一次股份變更是在2009年6月,將70%股份轉至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內資)。當時的原因是,2009年4月份,央行要求支付企業做備案登記。阿里意識到外資公司可能會有麻煩,因此自行轉移。
其實,阿里巴巴五年當中一直密切關注政府關于支付企業的政策要求進展,并在阿里巴巴董事會上提出支付寶的問題。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會由四人組成:雅虎的楊致遠、軟銀的孫正義、阿里巴巴的馬云和CFO蔡崇信。
第一次股權變更之后,在2009年7月24日的董事會紀要當中,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做阿里巴巴股權結構調整,去獲取支付牌照。這個授權成為馬云現在手中最重要的“籌碼”之一。但馬云的對外表態中沒有就這個紀要做更詳細的說明,這個授權是否有條件限制、時間限制,外界并不知曉。
隨后,2010年6月份,央行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即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第2號令),其中一條:外商投資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境外出資人的資格條件和出資比例等,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支付寶的管理層認真研究了這份文件,認為如果按照外商投資的要求,需要“另行規定”,并單獨報國務院批準,這樣操作通過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可能會“遙遙無期”。于是當年8月,把支付寶剩下的30%股份也轉給內資企業,成為100%內資。支付寶于當年12月做出了牌照的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