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我曾很榮幸地作為清華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代表,回到母校做過發言。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口號。那么,在現實工作與生活中,怎樣體現清華精神呢?我認為,清華精神很好理解,也很好落實,那就是敬業。不管身處哪行哪業,敬業精神都是最重要的。
為什么這么說?我想從以下3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第一,什么是敬業精神?第二,敬業精神產生什么樣的威力?第三,在我創業的過程中,是如何融合清華精神的。
什么是敬業精神?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把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到極致。在這個充分競爭的社會里,員工是否敬業、有多么敬業,將直接決定企業能否成功。以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為例,團購是一個成長速度非常快的行業。2010年3月,我們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團購網站,一年之后,國內團購網站的總數達到了4015家。正因為市場空間足夠大,所以,團購行業吸引到了最多的投資,吸引到了最優秀的人才。
我們如何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始終保持行業第一?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每天的工作做得好一些,做到完美,做到極致。這需要敬業精神,需要對工作的熱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熱愛。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他對于成就事業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成功者最重要的素質是對工作的態度,而不是能力。抱著這樣的敬業心態,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突破。只要態度端正,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今天改善一些,明天再進步一些,積累下來就會變成優秀,變成卓越。
也許有人說,每天的工作很平凡,再努力也不會有多大的改善空間。那么,我列一組數據,可以推算出敬業精神的威力。如果我們的工作,每個月改善10%,那么一年下來我們能改善多少呢?也就是1.1的12次方,大約是3.1。這意味著1年內我們改進了3倍;如果每月改進20%的話,也就是1.2的12次方,一年大約是9倍;那么我們要是每天改進1%呢,一年之后是多少呢?就是365個1.01相乘,一年下來是38倍。這個改善是驚人的。1%看起來好像很小,但是只要能持續,其威力會非常可觀。
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這些互聯網巨頭,都是從創業型公司成長起來的。它們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就有一個特定的方向,然后十年如一日地持續改善。百度做好了搜索框,騰訊做好了聊天工具,阿里巴巴做好了電子商務平臺。它們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鞏固領先的優勢,積累下來,就非常可怕了。
我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校內網。當時,我們沒有資金,沒有背景,只有幾位清華校友的一腔熱情。校內網的成功全靠敬業精神。當時,我們整天都在琢磨怎樣把產品設計得讓用戶更加滿意。我們每天改善一些,每天比別人多一分努力,校內網就這么慢慢被接受了。道理很簡單。美團網也是如此。我們的融資數量不是最大的,員工人數也不是最多的,為什么市場規模處于領先的位置?因為我們更加努力一些。一天的努力也許沒有太大的效果,但如果積累一年,效果就非常明顯了。這么多年來,我就是這么一步步走過來的,并不復雜。
所以我說,清華精神,落實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就是敬業精神。只要真正敬業,就等于是做到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